《梦溪笔谈》《阅微草堂笔记》对时下文艺批评的启示.docVIP

《梦溪笔谈》《阅微草堂笔记》对时下文艺批评的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梦溪笔谈》《阅微草堂笔记》对时下文艺批评的启示.doc

《梦溪笔谈》《阅微草堂笔记》对时下文艺批评的启示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一向被当成科技著作,其实内容非常庞杂,文学性相当强,当成文学类著作可能更恰当。其中卷十四至十七(“艺文一”“艺文二”“艺文三”和“书画”)论艺文和书画,细细品来,对如何进行文艺批评很有启发作用。   一、枣与棘:批评家的两种结群方式   卷十五“艺文二”《枣与棘》分析“枣”与“棘”字的字形,?c是古“刺”字,“枣”与“棘”都是“?c?c”的会意字。“?c而相戴立生者枣也。?c而相比横生者棘也。不识二物,观文可辨。”两个“?c”向不同方向组合,构成两个完全不同的字。枣修成正果,而棘不仅毫无用处,反而碍道并令人憎恶。浑身是刺的文艺批评家也有两种,一为枣式一为棘式。“枣独生,高而少横枝;棘横生,卑而成林。”那些追求高处,卓然独立的批评家如枣。那些向旁横生、簇拥而居的批评家如棘。   鲁迅《秋夜》里写道:“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还是枣树。”后园里耸立的两株枣树象征着与黑恶势力抗争的进步力量,鲁迅本人就是一株巨大的枣树,向上生长,孤独战斗,犀利的批评砥砺过很多文艺家。枣树虽然浑身是刺,也有点高不可攀,但果实具有补气、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还能润肺健脾,使食用者面色红润。枣树式批评家以挺直的腰杆展现文学的至真至善至美,被批评者如果虚心接受恰当的批评或者坦然面对错误的批评,定然会面色红润,俨然也具有大家风范。   如今很多酷评式批评,大抵就是按照棘的形态存在,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网络上的口水式甚至“泼粪”式点评,只从个人好恶出发,缺乏专业分析,也毫无章法;另一类是某些批评家结群进行诋毁式批评,滥用诸如“垃圾”之类情绪性、“文革”式语言。对那种丛生的荆棘式批评家,作家们最好还是躲远点,荆棘之刺往往有毒。   二、某些美女作家就是毗陵女子   一些美女作家笔下的所谓女性解放,其实只是身体的解放,就是不看男人和世俗的眼色行事,敢于追求肉体快乐,称为“豪放女”也未尝不可。卫慧小说里的主人公极度放纵,“我”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在女洗手间被强奸后,一把推开强奸者德国人马克,从他屁股口袋里拿出内裤穿上,整理了一下裙子,宣布没有人可以强奸“我”,并冲他低低地吼了一声。在男性依旧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在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的国家,“我”不应该是这样的。   卷十四“艺文一”《毗陵女子诗》记载,毗陵郡有个十六岁的女子,颇能作诗,甚有佳句。该女子的《拾得破钱诗》诗云:“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弹琴诗》诗云:“昔年刚笑卓文君,岂信丝桐解误身。今日未弹心已乱,此心元自不由人。”沈括批道:“虽有情致,乃非女子所宜也。” 毗陵女子之诗比卫慧小说斯文、含蓄,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该女子所思所想并不太过。不知一千多年后,卫慧的作品还会有人提及么?如果某位学者在故纸堆里翻到她的《上海宝贝》之类大作,是否会惊呼:古代女人可真开放!   顾彬曾尖锐批评卫慧等“美女作家”的作品不是文学,而是“垃圾”,“她们把‘身体写作’混同为文学。”很多文坛中人断章取义,称顾彬批评了中国文学是“垃圾”,不知他们用心何在,是要包庇美女作家呢,还是想浑水摸鱼“偷鸡”一把?卫慧小说读来有些“情致”,然而情节终究“非女子所宜”,这样的小说也终究不是女作家,特别是年轻女作家所应该写的。如果读者用“文如其人”来评价卫慧,不知她会作何感想?   三、耳鉴与“揣骨听声”要不得   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尔有人传是钟繇、王羲之、顾恺之、陆探微四人的作品就争相购买,这是“耳鉴”;而观画以手摸,相传色不隐为佳画,这是“揣骨听声”。卷十七“书画”《鉴赏书画》指出的两种鉴赏书画的错误方法在时下文艺批评中司空见惯。   如今的文艺批评,特别是媒体批评钟情于“耳鉴”,谁有名气就争相关注,所谓批评往往言而无物,尽是宣传炒作的泛泛之谈。一些学院派不主动阅读作品,而由学生或同行推荐书目,走马观花读读摘要、介绍、序言、跋或概要等,凭感觉和印象判定作品好与不好,他们做的都是“揣骨听声”的活儿。如果说耳鉴毕竟还有些依据,但凭感觉和印象来判断,所谓批评也就值不得几文。   如今抽象否定、具体肯定成为很多批评家的批评策略,他们在谈宏观文学现状时,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出义愤填膺,而一谈到具体作品,尤其是名家新作,则完全转换成另一套话语,几乎全是溢美之词,这是典型的“耳鉴”和“揣骨听声”。   四、欣赏应该有一定的距离   有些文艺批评家不能调整阅读距离,常常产生误判,建议研读卷十七“书画”《赏画常识》。南唐董源擅长画秋天山林烟岚远景,大多是江南山水的写真,不用奇特险峻的笔法;后来的建业僧人巨然继承这一画法,达到了很高超的境界。两人的画都宜远观,用笔简朴,近看几乎什么也不像,远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