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领航·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训练:第1部分模块4选修部分-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6·高考全国丙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不再为拓跋。因太祖拓跋,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不再为拓跋”“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等信息概括。第(2)问结合时代背景从孝文帝改革的意图、决心等方面分析。
答案:(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
2.(2017·河南开封满分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等方面分析归纳。第(2)问可依据材料信息“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并结合两税法实施的时代背景来分析两税法的积极作用。
答案:(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
(2)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
3.(2017·山西太原学情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
解析:第(1)问的回答要精读史料,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第(2)问的回答要结合变法的背景和必修二的相关知识。
答案:(1)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
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2)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4.(2017·河南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汉律,郡国都必须向朝廷贡纳当地的土特产,由于交通不便,这些贡品的运输成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作文结构提纲训练.ppt
- 高考作文结构模式.ppt
- 高考作文议论文写作指导:三种议论文结构模式.ppt
- 高考写作技法:爽神结构法.ppt
- 高考化学(浙江专用)复习方略课件:1.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ppt
-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选修3旅游地理.ppt
-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ppt
- 高考文言文断句 Word版.doc
- 高考英语 课件:非谓语动词和独立主格结构7.ppt
- 高考英语 课件:非谓语动词和独立主格结构8.ppt
- 高考领航·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训练:第1部分模块4选修部分-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领航·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训练:第1部分模块4选修部分-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领航·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训练:第1部分模块4选修部分-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领航·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训练:第2部分主题1 中外历史上10次重大社会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连延文明新起点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领航·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训练:第2部分主题3 六大价值观整合核心史实——国家意识、社会意识、公民意识、人文意识、国际视野的命题价值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领航·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训练:第2部分主题5 资本主义近代化VS社会主义近代化——近代化道路的多元呈现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领航·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模块2专题七 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ppt
- 高考领航·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模块2专题五 近代中国反侵略、追求独立与民主的潮流1-2-1-5 .ppt
- 高考领航·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模块2专题十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文艺 .ppt
- 高考领航·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模块3专题十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成就1-3-1-11 .ppt
最近下载
- Unit 1 I love sports Part 1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高血压指南最新版2025完整版原文.docx VIP
- 四川开放大学《演讲与口才》终结性考核-95分.doc VIP
- HACCP过敏原控制程序.pdf VIP
- 浙江省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初月考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QBT 2623.4-2003 肥皂试验方法 肥皂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烘箱法.docx VIP
- 地理信息安全在线培训考试题目完整版答案.docx
- 新代说明书.doc VIP
-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工艺.pdf VIP
-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