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文学中的悲剧意象.doc
浅谈中国文学中的悲剧意象
象是外在的物象,是具体的;意是内在的感情,是抽象的。眼中之象,经过艺术的二次创作,寄托心中之意。水是生命之源,黄河、长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几千年前,孔子就曾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也曾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无论是在中国古典文学里,还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水”这一意象,更多地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一、阻隔
江河常常作为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一种阻隔的象征,有时候甚至是难以跨越的。这一含义,在先秦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流从之,宛在水中央。”(《秦风?蒹葭》)心中的伊人,可能是所访之友,所求之贤,所爱之人。我与他之间,遥遥可望,而又被流水重重阻隔。沿着蜿蜒的河道,上下追寻,道路险隘而漫长,可望而不可即,一水相隔,惆怅不已。
“民间四大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里也用到了“水”来象征两人的爱情悲剧。东汉《古诗十九首》中讲述了牛郎织女的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与织女相爱,却又被迫分隔,织女因思念,无法专心织布,泪下如雨。阻隔他们的就是这“盈盈一水”,隔水相望,含情相视。“天河”之水象征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即使河水“清且浅”,但却是无法跨越的阻隔,营造出一种催人泪下的伤痛,无法言说的遗憾。
现代诗人余光中,也用到了“水”的这一象征意。“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白玉苦瓜?乡愁》)浅浅的海峡隔绝了大陆和台湾,两岸同胞不能团聚。字里行间,满溢了作者因阻隔而越发强烈的乡土情结。
二、思念
水的长流不息,澄澈清明,就像绵绵不绝的思念和丝丝缠绕的牵挂。《诗经》中的首篇就是一首在水边的恋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周南?关雎》)水边初遇,一见倾心,河水悠悠,思念绵绵,日思夜想,辗转反侧。悠悠情思就如流水般,缠绕在心间,源源不断。
大诗人李白也曾用“水”喻相思之情。“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流波向海去,欲见终无因。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寄远十二首》)思念如滔滔江水一般,日夜不断,周而复始。以江水喻相思,既写出相思的绵长不绝,又道出相思的深重苦痛。相思之泪,亦是“水”元素的化用,情之浓,思之深,化为点点相思泪。
“民间四大传说”中“孟姜女”的故事也是以泪寄托相思之情的代表之作。
“声声血泪声声唤,天也昏来地也暗。哭倒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满青山。”(现代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泪中满是思念,情真意切,以致风云变幻,长城倾倒。
“水”元素的出现,象征着情感的升华和悲剧效果的加强。
三、离别
古代交通不便,远行多走水路,因此常在水边送别。流水的一去不返正像离人远去的背影,因而“水”又有了离别之苦的象征意。“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的渡口边,友人即将踏上征途。渺茫的江水,象征着遥遥路途,也象征着满怀的惆怅别离之情。太阳西薄,滔滔江水,一叶孤帆,极目远眺,离情别绪一涌而出。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是北宋时期婉约词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雨霖铃》是离别词中的佳作。“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上阙中“水”意象的化用就出现了五处: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寒凉凄冷,骤雨留人,却终要离别;兰舟泊岸,酒入愁肠,离别在即;执手相望,泪眼迷蒙,离情别绪,难以言表;一去千里,烟波浩渺,夜雾苍茫,孤帆远影,唯余浓浓离愁。词人用“水”构建出了一个凄清伤感、依依不舍、遥遥远去的离别情境。
新月诗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以“水”喻惜别之情。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自述,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蛰伏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波光粼粼,在康桥度过的绚丽斑斓的时光,在脑海中一幕幕重现,满怀牵挂与不舍。水底飘摇的青荇,仿佛在欢迎我的到来,又像是在向我道别。我眷念这一汪柔波,伤感于即将到来的离别。眷念、不舍、牵挂都化为这一池水波,荡漾在我的心间。
四、愁绪
诗仙李白文采斐然,供奉翰林,名动一时,却因被谗言所毁而离开长安,漂泊漫游。在宣州写下了千古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