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船空载月明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满船空载月明归.doc

满船空载月明归   舟载明月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船子和尚《拨棹歌》)   这是船子和尚《拨棹歌》中的一首,流传非常广泛。船子和尚法名德诚,是中唐药山惟俨禅师的弟子。平生率性疏野,唯好山水,至秀州华亭,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人称“船子和尚”。有过路的官人问他:“如何是和尚日用事?”船子写了六首偈回答。这些偈被宋人称为《拨棹歌》,这里选析的是其中一首。   诗偈写的是船子和尚的“日用事”,即每日钓鱼泛舟之事,然而其中却展现了禅的非功利性的超越境界。平湖万顷,月光澄澈,一叶扁舟在湖中荡漾,舟中渔人垂下钓丝,水面荡起圈圈波纹。但是,如此沉静的夜晚,如此清寒的湖水,仿佛连游鱼都忘记了吞饵,渔人空手而归也不会有什么遗憾,因为他载回了满船如诗如画的明月。这首偈最后一句中的“空”和“满”二字大有深意,就鱼而言,船中空空如也;就月而言,却是满载而归。这里的“鱼”是一种欲求的对象,所谓“鱼我所欲也”;而明月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是一个观照的对象,从来不是欲求的对象”(《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显然,船子和尚正是从满船月色中悟出他在另一首偈里阐述的“不计功程便得休”的禅理。与船子和尚同时的鹅湖大义禅师有句名言:“法师只知欲界无禅,不知禅界无欲。”(《景德传灯录》卷七)这首偈中描写的垂钓如参禅,亦如审美,暗示了一个从欲界到禅界的顿悟过程。这片银色的世界,正是无欲的禅界,也是诗的境界。   也许渔父的生活最与禅家潇洒自然的人生哲学合拍,所以唐宋时期的禅师和诗人常借之来表现禅理。船子和尚这首偈无论其禅意和诗意都足以和柳宗元的《江雪》、张志和的《渔歌子》等渔父词媲美,以至于引起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极大兴趣,将其改写为长短句倚声歌唱:“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并在词序中称其为“渔父家风”,以为模拟仿效的对象。   花红知空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清凉文益《牡丹偈》)   清凉文益赐号大法眼禅师,是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创始人。据《五灯会元》记载,法眼文益禅师一日与李王(南唐后主李煜)论道罢,一同观赏皇家御苑中的牡丹花。王命作偈,法眼禅师立即赋诗一首,王顿悟其意。北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也载此事,背景却不太一样,故事说宋太祖将问罪江南,李后主用谋臣计,欲拒宋军。法眼禅师观牡丹于后主皇宫内,因作偈讽之,后主不省,宋军遂渡江。不管李后主到底悟没有悟,这首偈兴寄深远是可以肯定的。   表面上看,这是一首咏物诗,借牡丹起兴,抒发一番人生无常的感慨,但细细玩味,别有意味深长的禅理诗趣。“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毳”是文益禅师所穿僧袍。众人同观牡丹,为何趣味不同?这因为有悟与不悟的区别。区别何在?迷者只见花的表象,悟者却见花的实相。何为表象,何为实相?“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今日观花人老,新添白发,花却仍同去年一样,红颜依旧。这两句从唐人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之意化出。既然人生无常,那么,今年之花果然是去年之花吗?花红究竟是真是幻?“艳冶”二句极力铺写牡丹的色艳香浓,与朝露为伴足见其娇嫩欲滴,与晚风相随足见其馨香远播。然而,“朝露”“晚风”的意象选择似还有一层深意。佛经上常说:“此身危脆,等秋露朝悬。命若浮云,须臾散灭。”(敦煌写本《佛书》)“随朝露”暗示花红易衰,“逐晚风”暗示花香易散。若依禅家的观点,有形之万物为“色”,由因缘而生,本非实有,故有“色即是空”之说。换言之,“色”是表象,“空”才是实相。牡丹的“艳冶”“馨香”均为“色”,因此,“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艳冶”“馨香”本身就是空,繁华本身就是空无。宋人有诗云:“长说满庭花色好,一枝红是一枝空。”(《竹庄诗话》引)正和法眼禅师这首偈意义相同。   苏轼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诗人玉屑》卷十引)大梅法常的偈以枯木喻不动的禅心,这是不反常而合道;而法眼文益却在红花满枝的艳冶馨香中看出“空”的实相,在繁华中悟出空无,可以说深得“反常合道”之奇趣。   透纸寻光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白云守端《蝇子透窗偈》)   俗话说:“人生识字糊涂始。”人常常被语言文字所“异化”,通过语言文字来了解真实的存在,在自己与活生生的世界之间树起一扇理性知识的纸窗,从来就没有想到过理性及语言文字有可能欺骗它的使用者。白云守端禅师的这首偈,就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困境及解救方法,其意义已超越了参禅悟道。   白云守端是北宋中叶的禅门宗师,属临济宗杨歧派。这首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