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9.49《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同步练习 上海版.docVIP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9.49《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同步练习 上海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察右后旗第中二学2013届中考数学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9.49《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同步练习 上海版 一、词语练习题。 1.给加点的字拼音。 卮酒 买椟还珠 廪食 何遽 折其髀 2.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B.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 C.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D.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解释加点的词。 (1)?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 (2)?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 (3)?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   ) (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4.解释每组中加点词的词义。 (1)①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 ②丁壮者引弦而战(  ) (2)①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   ) (3)①好—一听之,处士逃(   ) ②好读书,不求甚解(   ) (4)①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 ②马无故亡而入胡(   ) 参考答案 1.?zhì  dú  lǐn  jù  bì 2.?B 3.?(1)?本来。 (2)?通“缉”,连缀。 (3)?通“悦”,高兴。 (4)带领。 4.?(1)①拿 ②拉 (2)①缘故 ②所以 (3)①喜欢 ②喜欢 (4)①没有?②走失 二、问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B.且人患志志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C.此何遽不为福乎?   D.王曰:“然则何为使子?” 参考答案:D 三、课文内容理解填空题。 1.“买椟还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原意是讽刺那些_______________,这是从_____的角度来说的;我们还可以从______的角度将寓意理解为_______________。 2.“滥竿充数”选自_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常用“_________”来比喻虽然暂时吃亏,却因此得到了好处,也指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参考答案 1.买了匣子,退还了珍珠; 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主次颠倒,不知轻重的人; 买方; 卖方; 注意包装商品,有时可以获得大的利润 2.韩非子  南郭处士  不学无术,专靠投机混日子的人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3.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附送: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9.山海关(1)教案 语文S版 【教材分析】 《山海关》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本文是一位现代作家描写的赞美山海关的散文,表达出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火热情怀。 本文选自峻青的抒情散文《雄关赋》。山海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胜,作者通过写自己登临这座雄关的所见、所感及产生的联想,热情赞颂了山海关的雄伟、险要,肯定了它的历史作用,进而抒发了对伟大祖国和人民的真挚的爱。 【学情分析】 学生六年级时候,激发爱国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根据本文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充分发挥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也充分按照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来设计:课前预习,并收集相关资料,并课上交流查阅的资料。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理清思路;总结出文章的整体框架,了解文章如何展开。进而细细阅读,品味分析作者对山海关的描写中寄予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领略山海关的雄伟险要,感受山海关“伟大的体魄”与“忠贞的灵魂”,激发爱国的情感。 3.交流感悟,领略山海关的雄伟险要。 4.感受山海关“伟大的体魄”与“忠贞的灵魂”,激发爱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从“伟大的体魄”与“忠贞的灵魂”两方面对山海关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的重点词、句、段,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以及感受作者对山海关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查阅山海关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微课指导意见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全班交流山海关的资料。 2.教师梳理并总结:本课是一篇描写我国著名的古迹山海关的散文,选自峻青的《雄关赋》…… 3.观看山海关图片。教师板书:山海关 出示课件 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观看多媒体课件。 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加之御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以利于学生身临其境体悟人物的心境,理解文章的主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约15分钟)  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阅读要求: 2.教师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 (1)出示难读词语,学生评议,教师讲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