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十股寮萧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潭十股寮萧家

龍潭十股寮蕭家 一個宵裡社家族的研究 張素玢 一、前言 二、從開基祖知母六談起 (一)由族譜來看 (二)由祖先牌位來看 (三)鄉里人士之說 (四)《台灣區姓氏堂號考》的記載 (五)戶籍記載 (六)方志、史書的記載 三、乾隆時期霄裡社的開發 四、蕭家在龍潭鑼銅圈的拓墾 五、劉安邦事件 六、從熟番到鄉紳 七、結論 一、前言   近年來有關平埔族的研究大有進展,「平埔研究工作會」做了不少努力,許多學者也專文討論,其中以岸裡社、西拉雅族和噶瑪蘭族的成果最豐富,至於有關霄裡社的探討還相當少。   筆者在偶然機會發現桃園龍潭十股寮蕭家祖先源於「台灣霄裡」,又保留有不少的古文書,其數量當然不能與岸裡社相比,但蕭家的細心收藏與抄錄,使霄裡社家族的研究有了基本的第一手資料,這些資料包括諭示、札飭、佃批、墾照、丈單、招起耕字、定界字,還 有屯番案冊──《全台屯丁養贍埔業清冊》、《屯番魚鱗冊》、《通台屯番全案》,分別由蕭柏舟先生的父親蕭慶壽、二伯父蕭慶祿存執或抄錄(註1)。在平埔族資料仍相當有限的情況下,這些文書彌足珍貴。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許雪姬小姐在評介《台灣開發史研究》(尹章義著)一書中,曾引用《通台屯番全案》(註2),施添福教授在〈清代台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一文,曾以蕭家開基祖知母六主持霄裡社開陂築圳,做為番黎並非不諳耕種的証明之一(註3)。可見蕭家文書及蕭家之於霄裡社有相當的重要性。可惜的是蕭家後代除了三世東盛公(三子)派下保存較多古文書外,九座寮、番仔寮、員樹林地區的和盛公派下,三世寶盛公派下(今霄裡)並無任何文書留存(寶盛子聯芳,在光緒年間當到北路屯千總),至為可惜。幸好在《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中也可找到一些零散的資料,以彌補文獻 的不足(註4)。   本文將探討龍潭十股寮蕭家這個霄裡社熟番家族,如何在霄裡社發展,後來進墾銅鑼圈地區、招墾過程的挫折、蕭家社會地位如何轉型以及文化變遷族群認同等重點。雖然平埔族蕭家亦遭逢地權外流的問題(註5),蕭家與屯墾制度也密切相連,但有關土著地權外流的問題及屯田制、隘墾制(註6)已有專文討論, 本文不擬再多引。   施添福教授對竹塹地區的研究已有多年,論著豐富(註7),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現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前身)也發現一批桃澗堡銅鑼圈的謝氏文書,光緒五年(1875)始,謝家陸續向銅鑼圈蕭家,蕭鳴皋、蕭雲鵬等番業主,或向早先蕭家給墾之園主承作(註8)。這篇對霄裡社的研究,日後若能配合現有的成果,對銅鑼圈、霄裡社、竹塹的區域研究,或許多少有些助益。 二、從開基祖知母六談起   清代台灣初入版圖,民變不斷,造成清廷統治上的極大困擾;內山又有強悍生番,每每危及漢人。所以清一方面必須壓抑移民,一方面又須阻止生番出草。這種情形下,介於漢人移墾勢力和生番盤據地中間的熟番,就成了清廷大力招撫﹑籠絡的對象,以便用番制漢,又可以番制番。霄裡社蕭家的崛起與發展便是這個撫番制度下,具體而微的例子。蕭家族譜從開基祖蕭那英(知母六)記載起。到底蕭那英為何許人?蕭家源流為何?是漢?是「番」?由大陸遷來?或原為平埔族?若是蕭那英的身份不加以釐清,蕭家本源不予以追蹤,一個霄裡社家族的研究便無從談起。所以下面將由各項線索﹑資料來探討。 (一)由族譜來看   據蕭家族譜所記,蕭家來自山西太原,由於明代水淹山西地面,蕭家族人移到高山之上,連旬河水不退,族中長老商議之下,覺得老家難得安居,不如移徙他處,大家通力砍竹伐木,以籐絞排作筏,準備乾糧衣物,族人一起坐上竹筏任水漂流。經過數月後,在台灣大奎龍八斗子海邊上岸,闢井取泉,眾人相議,來台族人分成七支即七房兄弟分至各處開發。長房武荖派下即金包里﹑雞籠﹑三貂三社,次房礁簡派下,即合子蘭棋來社,三房岸邦派下,即台北諸社,四房野邦派下,即竹塹大甲諸社,五房砂簡派下,即彥里﹑埔里諸社,六房檳字派下,即台灣卑南諸社,七房是女祖。由於家族子孫眾序,各分支再加社名(如霄裡社)(註9)。   以上族譜中的記載,說是參考明朝金包里社番通事林國珍的筆記資料,但是其中明顯有矛盾之處;蕭家如果來自山西,怎可能遇洪水而泛舟漂流至台灣八斗子附近?又蕭氏家族來台分成七支、武荖、礁簡、岸邦、……等,皆為早期平埔族名。另一本蕭那英公派下的族譜附於河南蘭陵蕭氏族譜之一部分(註10),此譜修於民國五十一年,將遷台各支派系編修而成,雖然同為蕭姓,十股寮蕭家由大陸遷來之說恐怕必須存疑。 (二)由祖先牌位來看   位於銅鑼圈的蕭家祠堂裡,大廳內祖先牌位的形式、擺設方法、神桌下供奉的龍神,與一般客家式的祭祀空間幾無兩樣。祖先牌位上寫著河南堂,住在公屋內的蕭先生說祖先來自山西,但是詳細情形則要請教族裡年紀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