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TU-RSM.337-6建议书-频率和距离间隔
ITU-R SM.337-6建议书
频率和距离间隔
(1948-1951-1953-1963-1970-1974-1990-1992-1997-2007-2008年)
范围
本建议书给出了在可接受干扰电平下计算距离和频率间隔的程序。
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全会,
考虑到
a) 在通常情况下,决定合适的频率和距离间隔标准的主要因素包括:
– 接收机要求的信号功率和频谱分布;
– 接收机接收到的干扰信号以及噪声的功率和频谱分布;
– 无线电设备传输损耗与距离的关系;
b) 一般来讲,发射机在发射必须占用的频率带宽之外也会发出辐射;
c) 涉及许多因素,其中有发射媒介的特性(特性可变,难确定)、接收机的特性和听觉接收中的人耳鉴别特性;
d) 有可能或者对无线电设备的频率间隔进行折中,或者对无线电设备的距离间隔进行折中,
建议
1 无线电设备的频率—距离(FD)间隔应按以下方法计算:
1.1 确定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和频谱分布;
1.2 确定接收机接收到的干扰信号以及噪声的功率和频谱分布;
1.3 使用附件1中的基本公式并在必要情况下使用积分公式的简单近似以及附件2中描述的概念,确定有用信号、干扰和接收机特性在不同频率和距离间隔下的相互作用;
1.4 根据这些数据,确定所需的频率和距离间隔,以保证所需的服务等级和要求的业务概率。应考虑到信号和干扰的波动特性,在适当的时候还要考虑听者和观众的鉴别特性。
1.5 确定应使用的适当的ITU-R传播模型;
2 在计算的各个阶段,都应尽可能地与在受控的典型工作条件下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特别是在与所得到的无线电设备之间的频率或距离间隔的最终数据有关的情况下。
附件1基本公式
本附件描述了量化表示有用信号、干扰和接收机特性在不同频率和距离间隔下的相互作用的基本公式。衡量尺度包括:
– 频率相关抑制(FDR),衡量由接收机的选择性曲线产生的对无用发射机发射频谱的抑制程度;
– 频率—距离(FD),衡量受扰接收机与干扰源之间所需的最小距离间隔,是它们之间调谐频率之差的函数;
– 相对无线电频率保护比A(见ITU-R BS.560建议书),当有用与无用发射机的载波相差?f时的保护比与这些发射机载波频率相同时的保护比之差(dB)。
FD和FDR是干扰源与接收机间的干扰耦合机制的衡量尺度,是许多干扰评估的基本解决方法。它们通过估算在可接受的接收机性能下干扰源与接收机之间所需的最小频率和距离间隔标准,帮助解决同频共用以及和相邻频带或相邻信道的干扰问题。
接收机的干扰电平是在干扰源和接收机之间的干扰信号的增益和损耗的函数,它可表示为:
I = Pt + Gt + Gr – Lb(d) – FDR((f ) dBW (1)
其中:
Pt?:干扰发射机的功率(dB)
Gt?:在接收机方向上的干扰天线的增益(dBi)
Gr?:在干扰源方向上的接收机天线的增益(dBi)
Lb(d )?:干扰源与接收机的距离间隔为d时的基本传输损耗(dB)(见ITU-R P.341建议书)
另
dB (2)
其中:
P( f )?:干扰信号等效中频(IF)的功率谱密度
H( f )?:接收机的频率响应
(f = ft – fr
其中:
ft?:干扰源的即时频率
fr?:接收机的调谐频率。
FDR可以分为两项,调谐抑制(OTR)和频率失谐抑制(OFR),后者是由于干扰源和接收机失谐产生的额外抑制。
FDR((f ) = OTR + OFR((f ) dB (3)
其中:
dB (4)
dB (5)
调谐抑制也称校正因子,常常近似为:
(6)
其中:
BR : 被干扰接收机的3 dB带宽(Hz)
BT : 干扰发射机的3 dB带宽(Hz)
K ? 20,对于非相干信号
K ? 20,对于脉冲信号。
附件2确定无线电系统的频率和距离间隔的方法
1 引言
众所周知,FD规则在大多数无线电业务中都是频率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对信道进行划分的业务中,这些规则有以下形式:同信道发射机必须间隔至少d0?(km),相邻信道发射机必须间隔至少d1?(km),间隔两个信道的发射机至少相距d2 (km)等等。到目前为止,对于较老的技术,FD规则通常已众所周知。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当新旧系统占用同一频带时频谱管理机构应采用什么样的FD规则。下面给出确定相似的系统之间和不相似的系统之间的FD间隔规则所需要的方法。
2 方法
制定新的FD规则需要计算受扰接收机输入端的干扰电平,并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ept.RE,CSU.ppt
- doc-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doc
- DLS-37DS光电取证系统(定).doc-珠海.doc
- DOI10.16016j.1000-5404.2014122012201Gd-EOB-DTPA肝胆期.doc
- download-海泰电子.doc
- DR9116FA8G光纤磁盘阵列存储区域网一般都采用光纤通道实现.doc
- DSM系统架构-HuaweiEnterprise.doc
- DSJT20150011.doc.doc
- DOC-实验室首页.doc
- doi10.6043j.issn.0438-0479.201509021Aquarius遥感海表盐度V4.doc
- It-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络学习资源.ppt
- ISOIEC17025认可证书CNAS-PD2009-B4机构名称上海国缆.doc
- ITU-RBT.1306-4建议书-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的纠错、数据成帧、调制和.doc
- ITU-RM.1787建议书-关于在11641215MHz、1215-1300MHz和1.doc
- J2ME无线开发.ppt
- JGJ25-2000《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与建设部联合修改颁发的强制性行.doc
- JavaE.ppt.ppt
- java.ppt-西安职业技术学院.ppt
- JLK-6306+12+18+24框式绞线机(整体侧下方上盘).doc
- ISOIEC17025认可证书CNAS-PD2009-B3机构名称上海电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