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系统设计与EDA技术第2版教学课件ppt作者于润伟数字系统设计与EDA技术第2版)4课件.pptVIP

数字系统设计与EDA技术第2版教学课件ppt作者于润伟数字系统设计与EDA技术第2版)4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字系统设计与EDA技术第2版教学课件ppt作者于润伟数字系统设计与EDA技术第2版)4课件.ppt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ENTITY COMP IS PORT ( A, B : 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YG, YE, YL : OUT STD_LOGIC); END COMP; ARCHITECTURE STR OF COMP IS BEGIN PROCESS (A, B) BEGIN IF AB THEN YG=1; YE=0; YL=0; ELSIF A=B THEN YG=0; YE=1; YL=0; ELSE YG=0; YE=0; YL=1; END IF; END PROCESS; END STR; 3.创建项目 (1)在计算机的E盘,建立文件夹E:\Designs1作为项目文件夹,以便将设计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存储于此。项目名为COMP、顶层设计文件名也为COMP。 (2)启动QuartusⅡ,单击【Create a New Project】按钮打开新项目建立向导,在新项目建立向导对话框中分别输入项目文件夹:E:\Designs1、项目名:COMP、顶层设计文件名:COMP (3)单击图4-36中的【Next】按钮,在弹出对话框的File name中,输入COMP.vhd 4.文本文件编辑 (1)单击标题栏中的File→New对话框,在Design Files下选中VHDL File选项,单击【OK】按钮,打开文本文件Vhdl1.vhd(默认名)的编辑窗口。在该窗口内,输入题目给定的程序。注意:程序中的标点符号不能使用中文。 (2)输入完成后,单击File→Save As选项,将文件保存在已建立的文件夹E:\Designs1下,文件名为COMP,文件保存类型选择为VHDL File。 5. 编译 (1)单击标题栏中的Processing→Start Compilation选项,启动全程编译。 6. 仿真 (1)单击File→New选项,在文件选择窗口中选中Vector Waveform File选项,单击【OK】按钮。 (2)单击Edit→End Time选项,在弹出窗口中的Time输入框输入2,单位选us,即整个仿真域的时间设定为2微秒;单击Edit→Grid Size选项,在弹出窗口中的Period输入框输入50,单位选ns,即设定仿真时间周期为50纳秒。 (3)单击File→Save选项,将波形文件以默认名存入文件夹F:\ Designs1文件夹下。 (4)单击View→Utility Windows→Node Finder选项,单击打开的对话框Filter输入框右侧的下拉按钮,选中Pins:all,然后单击【list】按钮。用鼠标将输入端口节点A、B和输出信号节点YE、YG、YL逐个拖到波形编辑窗口后,关闭Node Finder窗口。 (5)使用调整焦距工具调整波形坐标间距,选中该工具,在波形编辑区单击鼠标,右键放大、左键缩小,调整到坐标间距50ns或100ns,再利用波形编辑按钮,分别给输入管脚编辑波形。 (6)单击标题栏中的Processing→Start Simulation选项,启动仿真器 实训报告 (1)画出分析流程图。 (2)记录仿真波形。 (3)分析波形仿真结果中出现毛刺(450.0ns和600ns处)的原因。 (4)分析给定程序实现的逻辑功能。 仿真结果如图所示。 (1)单击标题栏中的Assignments→Pin Planner选项,出现管脚规划窗口。 (2)在Location输入框中,双击鼠标,再单击出现的弹出式菜单的下拉式箭头,出现的下拉菜单列出所选用芯片的所有可用管脚,可根据所使用的实验箱或开发板的管脚分配情况锁定管脚。将输入信号管脚锁定为按键、输出管脚锁定为发光二极管。 (3)单击标题栏中的Processing→Start Compilation选项,再次启动全程编译。编译成功后,就可以将设计的程序下载到可编程逻辑芯片中。 6.编程 (4)使用电缆将计算机和实验箱连接,接通实验箱电源。单击Tools→Programmer选项,在编程窗口中进行硬件配置,可选择LPT1接口输出的ByteBlasterMV、ByteBlasterⅡ或USB-Blaster编程器等硬件类型,编程方式选中JTAG编程方式。 (5)单击【Add Files】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再打开output_files文件夹,单击选中HADD.sof文件,再单击【Start】按钮,即可开始对芯片编程。 (6)如果建立项目时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