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试题.ppt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 衡 谈谈你所了解的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简介: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1867—1934)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她是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华沙市的一个教师家庭。 1891年,她只身前往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求学深造。 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911年12月她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1934年7月4日因白血病逝世。 她的主要著作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和《放射性物质及其辐射研究》等。 课文分析 通读全文,如何理解题目中的“美丽”? 外在 (2、4) 内在 (3 - 7) 领奖时居里夫人的形象 衬托出居里夫人的内在更美(不为漂亮所干扰,投身科学;也不以此作为自己的资本追求物质生活) 后文多次提及居里夫人漂亮的用意? 美丽、坚定、睿智、庄重、略显疲倦 居里夫人的“大志、大求”是什么? 战胜自我,勇于创造 追求真理,钻研科学 居里夫人为了追求“大志、大求”做了些什么?从中体现了她哪些品质? 第3节:提出新问题——探求真理,治学严谨 提炼镭(“可能”含镭的废渣,破棚 子)——执著,艰苦奋斗 3年9个月提炼0.1克镭——持之以恒 第4节:故意把头发剪短——有自制力、专注 阁楼苦读——艰苦奋斗,进取 第7段:把奖章给女儿当玩具——淡泊名利 67岁离开人世才离开实验室——献身精神 居里夫人实现伟大发现的意义 引发科学革命 揭示哲学意义 发现人生意义 小结: 跨越百年的美丽: 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是永存的 她的伟大发现对于社会的贡献是永恒的 本文是赞美居里夫人的,可文中却插入了大量别人的言语或事例,这是否偏离了主题?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第4节 宋玉、范仲淹——写出居里夫人的执著 第6节 斯佗夫人——写出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大 第7节 诸葛亮、毛泽东——写出居里夫人是拥有大智慧的伟人 类比(手法1) 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手法2 引用 第4节 莫泊桑——揭示当时社会把身世和门庭作为对女性价值评判的标准,体现居里夫人作为女性坚持做研究的艰难社会环境。 第6节 苏轼——增添文学性,同时揭示出居里夫人伟大发现背后的哲学意义。 讨论:在别的领域是否也有具有与之相提并论的美的人? 谢希德: 物理学家。女。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51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做博士后研究。先后获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2个学校的名誉科学博士学位及日本东洋大学名誉工学博士学位。198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复旦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固体能谱和表面物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并是这些方面科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90年代主要从事半导体表面和界面、短周期超晶格的声子谱的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特丽莎修女: 1910年8月26日,特丽莎生于马其顿王国斯科普里市。 1929年,她来到印度加尔各答市加尔各答县,此后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了解救穷人的事业中,一度被誉为“活着的圣人”。 1949年,她创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组织。 1979年,特丽莎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97年9月5日特丽莎去世,享年87岁。 讨论: 有人说,居里夫人以自己的美貌和青春乃至生命为代价,追求她的事业,固然令人敬佩,但她不懂得享受人生,品味生活,这样做并不值得;也有人说,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把那么多的奖金捐赠出去,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因为如果她能有这些本属于她的财产,既能改善贫困的生活,又能添置实验设备等等,说不定能为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呢!你认为呢?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