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一轮复习岳麓版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学案.docVIP

2016届一轮复习岳麓版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一轮复习岳麓版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学案.doc

2016届一轮复习岳麓版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学案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一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和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 二、分封制 1.目的: 为了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2.内容 3.作用 三、宗法制 1.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3.核心(即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大宗和小宗两个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5.作用 归纳总结  宗法制应关注的“一、二、三、四” 一个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两对关系:①内部: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②外部:与分封制的关系。 三个宗法形式:①家谱;②宗祠;③族规。 四个重要观念:①“亲亲尊尊”;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③“男尊女卑”;④“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四、礼乐制度 1.含义: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主题一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及对后世的影响 1.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周天子再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其余诸子,成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2.对后世的影响 (1)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 ①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2)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①封建政治:封建社会中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原则;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 ②社会习俗: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建立;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 ③思想观念:“忠”“孝”伦理观念;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 讲史料 史料 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左丘明《左传》 导读 史料道出了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度的政治目的:通过建立等级森严的血缘宗法和分封关系,从而达到使“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的目的。师服认为晋在西周之初,“本”既寡弱,就不该再分封。师服的话表明:分封既可固本,也可能弱本。春秋战国的诸侯战争也证明了这一点。 练史料 史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 史料二 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吕氏春秋·当务》 探究 据史料一归纳西周初年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怎样?据史料二你认为太史据法而争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 据史料一可知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对周天子有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据史料二可知太史据法而争的依据是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主题二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3)以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政治制度的主体,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讲史料 史料 商周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 盖诸侯之于天子,尤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西周)国家政权是由“大宗”“小宗”的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上述材料均选自张荫麟的《中国史纲》 导读 据史料可知商周时期王权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