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粤教语文选修第4课《百丈山记》练习题目.docVIP

2016粤教语文选修第4课《百丈山记》练习题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丈山记 1.文学知识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_,南宋_________家、________家,是_________的代表人物。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和本文有关的文学知识要牢固记诵,这也是语文积累的重点内容。 答案:朱熹 元晦 晦庵 理学 文学 程朱理学 《朱子全书》 2.理解填空。 本文写景,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重点,着力表现百丈山的优美风景。文章开门见山,从“________________”写起,到“_______________”结束,首尾呼应,一气贯穿。 解析:学习文言文,应在理解词句大意的基础之上,注重从整体结构等方面来把握文章。 答案:瀑布 远眺 山之胜盖自此始 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左控垂崖( ) (2)循磴面东( ) (3)前瞰涧水( ) (4)蹑石梯数级入庵( ) (5)卑庳近隘( ) (6)循石罅奔射出阁下( ) 解析:学习文言文,要重点掌握那些文言实词的含义。 答案:(1)临 (2)顺着 (3)俯视 (4)踏 (5)狭小 (6)缝隙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近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 (2)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解析:翻译文言文,在准确的前提之下,要力求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且要自然、生动。 答案:(1)庵里只有几间老屋,低矮而又狭窄,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只有庵中的西阁楼风景优美。 (2)惟独在夜里睡在西阁楼上,枕席下面就整宿都响着潺潺的流水声,听久了,更感到悲凉,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 一、阅读理解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5.对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深昧险绝 (不清楚) B.日光烛之 (光亮) C.前揖芦山 (正对着) D.日薄西山 (和厚相对) 6.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本段中写景由石台引出,主要描写了瀑布、夕照与云海的景色。 B.本段主要描写了西阁环境的优美和夜宿听泉的感受。 C.本段写景,层次分明,铺排得当,重点突出,引人入胜。 D.本段景物描写,准确而生动,表现出了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 (2)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8.作者在本段中写景时,巧妙借助于比喻、拟人的修辞,使所描绘的景物形象而生动,给人以丰富的美感。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5.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来解答。A项中的“昧”字,这里应作“幽暗不明”来理解。B项中的“烛”字应作“照耀”解释。D项中的“薄”字应作“迫近”来讲。只有C项是正确的。 答案:C 6.解析:解答此题,在朗读的基础之上,整体把握选文大意即可。 答案:B 7.解析:翻译句子要争取做到准确、生动,符合现代用语习惯。 参考答案:(1)出了山门向东,走了十多步,可以看到一座石台,其下面临悬崖峭壁,深暗险峻。 (2)但百丈山值得观赏的景物到此也就穷尽了。 8.解析:比喻修辞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文段中的比喻修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文段中“其沫乃散珠喷雾”一句,将瀑布的飞沫比作飞散的珍珠,可谓匠心独具,极具神韵将不便于表述的事物形象化。 二、写作训练 9.本文写景很有特色。作者采用移步换景、定点换景的手法引导读者游览。请你也采用这种方式描写一段景物。不少于300字。 解析:选定景物,既要按照游览顺序写景(即按照游踪向读者展示不同的景物),又要在同一立足点对所见景物进行细致描写。 答案:略。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