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载波-中国证监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软载波-中国证监会

证券代码:300183 证券简称:东软载波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16-003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电话采访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西南证券 赵琦 博时基金 陈鹏扬 兴业证券 陈飞达 时间 2016年06月02日09时30分 2016年06月02日14时 2016年06月03日10时 地点 公司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董事会秘书 王辉 证券事务代表 张燕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公司董事会秘书王辉介绍公司情况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183)成立于1993年,自成立起一直致力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研发,作为国内领先的低压电力线载波芯片制造商,东软载波作为国内较早进入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先后参与了“低压电力载波抄表系统”及“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的国家标准制定。东软载波所自主研发的系列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智能电网行业,销售区域遍及全国34个省市及自治区。如今经过三年多精心研发,攻克多项技术难关,东软载波凭借多年电力通信行业研发经验实现完美跨界,以自主研发的电力载波芯片为依托,提供从载波芯片、载波通讯模块、终端产品、手机软件到云平台等整套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力求为消费者打造细节与品质共存的舒适家园。 公司自1996年着手研发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推出了多款电力载波通信芯片。2009年公司自主研发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款载波通信芯片SSC1630载波通信芯片。上市后,公司借助于资本市场的优势,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在上市后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我们相继开发了窄带低速的SSC1640、SSC1641、SSC1642、SSC1643载波通信芯片,微功率小无线SSC1645通信芯片,基于OFDM技术的窄带高速载波通信芯片SSC1650 ,基于国际通信联盟(ITU.GN)标准的SSC1660电力线宽度载波通信芯片,由一个上市前只有一款芯片的小公司,成长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拥有从窄带低速、窄带高速、电力线宽带到无线芯片技术和产品的载波通信企业,也成为全球载波通信芯片出货量最多的一家公司,我们累积载波通信芯片的出货量已到达1.5亿只。并且抓住载波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契机,成功踏入智能家居领域,为公司的后续发展开拓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东软载波自主研发的第六代宽带载波通信芯片为国内首款电力线宽带载波芯片,与国际知名芯片制造商所提供的芯片相比在通信速率、稳定性、调制方式等性能方面毫不逊色且支持的最大链接数远超同类型芯片。 随着载波技术难关的不断攻克,东软载波的通信芯片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提升通信速率与稳定性,同时也不断的向世人展示着东软载波对电力线通信技术的执着追求。 跨界合作将成为2015年智能家居发展的主流,多种通信方式组合方案将是智能家居应用的最佳选择。收购,不仅为打造物联网芯片设计平台奠定了基础,还进一步拓展“电力线载波+无线”多种通信方式相结合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注重于研发具有高抗干扰性、高可靠性的通用型8位/32位MCU及专用型微控制器产品。打造了包括安全芯片(S)、通用MCU(M)、专用芯片(A)、射频无线(R)及触控(T)在内的SMART产品线。多种产品的组合使用为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整体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智能遥控器、智能插排、智能灯控、智能家居等领域。 一、AMR—AMI过度 AMR是智能电表自动采集系统 AMI高级计量架构(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是在有IP地址的智能电表和电力公司之间的一种自动双向流通架构。高级电表架构旨在为电力公司提供实时的能耗数据,并且允许客户在使用时,以价格为基础,对能源使用做出明智的选择。高级计量架构(AMI)被认为是智能网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特点: 1、以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为基础 2、采用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 3、以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为目标 4、具有自愈性、攻击抵御性 5、多种发电形式接入共存 对通信技术要求 : 1、大数据量的高速率传输 2、高效灵活的网络路由模式 3、高安全性的数据通信 4、绿色节能 5、技术细节:频域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