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3维护消权费教学设计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0《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2 浙教版
教学目标:
1.会认“菊、残、君、橙、橘、径”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
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出示诗人、题目):知道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吗?学习生字:赠、刘。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
3.反馈:
(1)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
(2)引出生字教学:菊残君橙橘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
(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读生字卡片
4.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
三、细读品味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
(1)荷尽
出示2幅图片: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
让学生说说哪幅图写出了诗意,并说说理由。(理解“尽、擎雨盖”)
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里?
指导朗读:那你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达出来吗?(个别读——女生读——齐读,教师随机评价:真好啊!真是看了还想看。)
(2)菊残
出示图片,说图意,理解“菊残、傲霜枝”。
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3)橙黄橘绿
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
3.苏轼看到的秋天就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学生交流——一起观赏这些美景——学生说感受:秋天真是一个 的季节!
4.引出诗句:看来秋天的美景才不止这二十八个字呢!怪不得诗人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你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学生说诗意,悟诗情,教师板书:爱秋天。
5.齐读古诗:现在再来读这首古诗,相信你头脑中的这幅画会更美。带着对秋天的赞美语气来齐读这首诗。
四、熟读背诵
1.说说方法:这么美的诗你想不想把它背出来?你有什么方法告诉大家?
2.熟读背诵。
五、书写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
2.学生认读
3.让学生观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六、交流已经积累的描写秋天美景的诗。
附送: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1.一块神奇的石头(1)教案 语文S版
【教材分析】
本课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编的课文大多是科学小论文,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学生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观察。
《一块神奇的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石头产生了疑问,后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清楚巨石的来历的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生涯,心里和生理都有所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也日益丰富,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字,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对于知识的渴求也有所增加,教师需要通过文本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语言文字,学习更多的知识。除了抒情文字中感性的东西外,一些理性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学习科普类的小故事,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缺憾。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学习本课,重在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抓住文章叙述的主要事件,并从故事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我为本课设计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把重点放在读通课文,积累生字词上。第二课时重点就是分析课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叙述的事件,理清文章思路,并能概括出李四光取得成就的原因。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掌握“哄”“爹”“砸”“锅”“缠”“甚”“迹”“遗”等生字,理解“特别、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等词语。
2.理清文章叙述事件的顺序,并能复述
3.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不懈追求的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元气森林的商业模式.docx VIP
-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pptx VIP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清单.doc
- 2024年民主生活会“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问题起草指南、实例和素材.docx VIP
- CNAS-CL02-A001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要求.pdf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一套答案.docx VIP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docx VIP
- 2025年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docx VIP
- 谈基层连队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VIP
- 儿科学(第四版)课件 第13章第二节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