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学生性侵件案的反思关于学生性侵件案的反思关于学生性侵件案的反思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时测评7徐悲鸿励志学画苏教版
字词模块
一、正确音节我会选。(对的打“√”)
jí dù( ) qiǎn xīn( )
嫉妒 潜心
jì dù( ) qián xīn( )
bēn chí( ) lín mó( )
奔驰 临摹
bēng chí( ) lín mú( )
二、我是拼写小能手。
rèn shi chén liè shuǐ bēi
cuò wù bù zhī pí juàn
ɡòu mǎi yǒnɡ wǎnɡ zhí qián
三、用“\”划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
陈(列 例) (震 振)惊
临(摹 磨) (奋 愤)发努力
四、字形、读音、带点字意思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成认 优异(yōu yì) 临摹(照着画)
B.励志 阁楼(ɡé lóu) 陈列(安放)
C.偏见 仰望(yǎn wànɡ) 深造(程度深)
句子模块
五、把俗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俗语写一句话。
1. 不负有心人。
2.有眼不识 。
3. 事竟成。
4. 乃成功之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仿照“小鸟在枝头唱歌”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悲鸿的《骏马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徐悲鸿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1)运动员像 冲向终点。
(2)小河像 伸向远方。
(3) 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
七、课外阅读。
赛 画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绘画大师,早年他曾远涉重洋,来到法国巴黎学画。
有一天,徐悲鸿收到一封赛画的邀请信。 于是他来到了画厂,几个外国人开始向他挑衅。一个英国人首先站起来说:“我先画!”他只用了30分钟,就画好一幅色彩鲜明、构图典雅的油画。另几个外国人迅速将画挂到墙上。顿时,许多外国人为其捧场。那个英国人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满以为自己准能夺赛画之冠。
这时,一直沉默的徐悲鸿大声说:“好! 我也献上一幅画!”话音刚落,他就打开画箱,在桌上铺好四尺宣纸,饱蘸(zhàn)浓墨,挥笔作画,没一会儿,一匹奔腾的骏马已跃然纸上。徐悲鸿沉着地端详了一会儿,适当地加重了几笔,很快落了款,盖上了图章,并迅速地把这幅《奔马图》贴在墙上。宽大的白色墙壁上,立刻出现了一匹呼之欲出的骏马,它似乎正向人们奔跑过来。
两相比较,那幅油画就黯(àn)然失色了。顿时场内欢呼起来:“太绝了!中国人真了不起!”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呼之欲出” (A.欲望;B.需要;C.将要)。
(2)“太绝了” (A.断绝;B.穷尽;C.走不通的;D.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
2.结合上下文理解“黯然失色”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在短文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