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现场勘察内容浅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卫生现场勘察内容 一、职业健康管理措施应急救援措施 a 作业场所不得住人并与生活场所分开; b 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c 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依据 选址 1 工业企业选址应依据我国现行的卫生、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标准和拟建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生产过程的卫生特征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状况,结合建设地点现状与当地政府的整体规划,以及水文、地质、气象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而确定。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第5.1.1条、5.1.2 2 工业企业选址宜避开自然疫源地; 3 工业企业选址宜避开可能产生或存在危害健康的场所和设施,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气体输送管道,以及水、土壤可能已被原工业企业污染的地区。 平面布置 4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5.2.1.1条《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二章第是一条 5 生产车间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布置在生产区内;产生有害物质的建筑(部位)与环境质量较高要求的有效高洁净要求的建筑(部位)应有适当的间距或分割。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5.2.1.3条 6 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5.2.1.4 竖面布局 7 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可能产生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应将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在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车间及生活区之间宜设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5.2.1.5 8 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生产车间、设备应按照 GBZ 158 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5.2.1.6 9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的生产车间的布置有与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相配套的设施及设备,并留有应急通道。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5.2.1.7 五、生产工艺、设备布局 a以无毒、低毒的工艺和原辅材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原辅材料; b 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采取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管道化,降低职业危害的产生; c 使用不同有毒物品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性大与毒性小的应隔开; d 使用有毒物品的设备和管道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依据 1 原材料选择应遵循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1.1.1 2 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1.1.2 3 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设施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使用或产生高毒物质的作业场所应与其他工作场所隔离。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1.4 4 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3.1.2 5 工业企业设计中的设备选择,宜选用噪声低的设备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6 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震等控制措施。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注不能》6.3.1.4 7 作业区的布置应保证人员有足够安全活动空间,设备、工机具、辅助设施的布置,生产物料、产品和声誉物料的堆放、人行道、车行道的布置和间隔距离,都不应妨碍人员工作和造成危害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第5.5.5条 8 为了保证车间内良好的通风和自然换气,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不宜过于狭窄,厂房的高度应不低于3.2m,人均面积不少于4.5㎡,人均占有容积不小于15m3。 《工作场所防治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194-2007)第4.3.2条 六、职业危害因素调查 防护设施设备 b 防护设施设备的防护效果; c 防护设施设备的维护、检修制度与记录; 八、个体防护 a. 有毒有害作业环境性质的识别、危害程度的判定; b. 需配备的特殊防护用品,应有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标志标识,并有为作业人员发放、使用及失效报废等情况的规章制度及执行记录;c.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必须按规定配备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