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总复习《古诗的意象与意境》答题.ppt

2015高考语文总复习《古诗的意象与意境》答题.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句《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1.流人:流入江湖的乐人;2.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 (1)找出诗中点明季节的词语。由该词语可以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送别时描写环境的哪一句诗? (2)第四句中“泪痕深”描写形象新鲜,请简析其原因。 (3)一、三两句同为写景,写法和作用不同,请作简要说明。 (3)第一句写景用孤舟、微月和枫林三个意象构成凄清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或为筝曲的演奏提供了典型环境);第三句写景是侧重描写音乐,。“千重万重雨”不仅写岭色,更是兼形筝声,暗示乐声的繁促。运用通感手法,想象出“千重万重雨”的视觉形象,表达听音乐时的复杂心情。 诗歌鉴赏之形象 分析诗词意境型题目答题技巧 提问方式一:这首诗词(或诗词中的某几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式二:这首诗词(或诗词中的某几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分析诗词意境型题目答题技巧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词中(诗词中某几句)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内容既要忠实于原诗,又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不能局限于翻译)。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明净绚丽、恬静幽美、雄浑壮阔、空旷辽远、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壮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常见的有:愉悦、欢快、激动、乐观、旷达、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迷恋、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恬淡、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马诗(李? 贺)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金络脑:金络头,贵重的鞍具。 ? ?? (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 (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 ?(2)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物象赏析 写“物”诗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 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分析思路: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 白鹭图(刘? 羽) ????????? 芳草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