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架构虚拟计算平台技术参数.doc.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融合架构虚拟计算平台技术参数.doc.doc

融合架构虚拟计算平台技术参数 项目 序号 要求 具体配置要求 1 融合基础架构一体机 计算资源 ?4个计算节点 ?8颗E5-2680v3(2.5GHz/12c)9.6GT/30ML3 CPU,96个CPU内核,每个2.5GHz(即单颗CPU要求Intel? Xeon? Processor 2.5G/12核心以上); ?共512GB内存,每节点128GB; 网络资源 ?共8个10GbE端口和1个管理口ILO4(8个1GB网口可选) ?配置8个单模10Gbe SFP模块和2个1Gb 网络电口模块 存储资源 ?共24块硬盘,16块1.2 TB 6G 10K SFF双端口SAS硬盘+8块400G SSD硬盘; 软件资源 ?软件定义存储 ?虚拟化软件VMware vSphere 5.5 Enterprise for 1 processor 企业版授权*8 VMware vCenter Server 5 Standard for vSphere 5.5 控制中心标准版授权*1 ?面向VMware vCenter的系统管理软件 云平台管理软件 提供标准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功能:可通过自服务门户和资源管理门户动态交付计算、网络、存储、OS等基础服务单元,并配以服务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多租户使用模式,与LDAP或AD紧密结合通过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为相应用户限定可用资源,限定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可用CPU核数、可用内存大小、可用IP地址(包括浮动IP和固定IP)数量,可用卷数量及容量;具有资源池管控、开放性、虚拟化平台支持、高可用、可扩展功能,同时能快速部署安装。提供1年7*24小时技术支持服务。 备份软件 为4节点配置4*1TB容量许可;最大20:1重复数据删除逻辑容量不小于80TB; 支持现有的HP MSA 1040存储。 详细参数 (1)融合基础架构一体机 序号 技术参数 技术指标 要求 1 基本要求 此次采购要求为非OEM或者贴牌产品, 是一个集计算资源、软件定义存储、虚拟化软件、自动化配置,管理软件等于一身的超融合系统。 ★ 4 系统以工厂预装方式集成包含VMware vSphere和vCenter管理软件在内的所有软件,本次配置VMware vSphere 5.5 企业版授权8个,VMware vcenter 标准版授权1个。 ★ 5 指标要求 要求在2U机箱中预先配置四台两路服务器,服务器节点间支持网络RAID10组网,任意两个节点故障数据不丢失。 ★ 6 四台两路服务器均支持独立维护和使用。 8 含8颗E5-2680v3(2.5GHz/12c)9.6GT/30ML3 (或内核大于等于96个,主频大于等于2.5GHz Intel 至强CPU) ★ 9 512GB,每节点128GB 内存。 (内存容量支持扩展大于2TB)。 ★ 10 配置10GbE端口数量大于等于8个。 配置8个单模10Gbe SFP模块和2个1Gb 网络电口模块 ★ 11 支持1GbE端口数量大于等于8个。 12 支持磁盘数量大于等于24个。 13 配置8块400GB SSD+16块1.2TB 10K RPM SAS ★ 14 每个节点都支持iLO或者iDRAC等高级带外管理功能。 15 2U机箱中配置两个冗余节能电源。 16 兼容性要求 系统通过VMware SRM认证和vMSC认证。 ★ 18 软件定义存储技术要求支持VMware vSphere和微软Hyper-V两种虚拟化软件平台,数据支持跨Hypervisor平台的无缝迁移。 20 功能性要求 系统集成了安装向导,可在较短时间(小于1小时)内完成虚拟计算和存储基础设施的安装部署。 21 线性横向扩展,满足横向扩展工作负载对计算密度和效率的需求,提供企业级存储特性。 22 单一控制台管理所有超融合系统设备(现场或分布在多个站点) 23 系统管理与VMware vCenter集成,集中管理计算、存储和虚拟机(VM),从单个接口管理整个虚拟基础设施。 25 内建数据保护和灾难恢复,在不同节点、系统、机架和站点间进行透明的虚拟机(VM)故障切换。 26 软件定义存储具有自适应优化自动分层功能:热的数据块存储在第0层SSD层,冷的数据块存储在第1层SAS层,系统自动动态调整冷热分布。 ★ 27 软件定义存储要求自带自动精简配置。 ★ 28 软件定义存储要求自带自动空间回收。 ★ 29 软件定义存储要求自带卷级别的精简快照功能。 30 系统自带应用集成的快照功能,确保数据一致性。 31 软件定义存储要求自带网络RAID功能。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