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计画缘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计画缘起.doc

國立中興大學96-100中程校務發展計畫 PAGE 3 第三章 計畫內容 依據本校中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次研商會議決議,本章規劃內容分為教學品質、學術研究、學生事務、校園環境、產學合作、推廣服務、組織再造及國際化與校務行政等九節。其中「教學品質」以教務處計畫內容為主,各學院教學計畫為輔;「學術研究」以研發處計畫內容為主,各學院學術研究計畫為輔;「學生事務」以學務處計畫內容為主;「校園環境」以研發處計畫內容為主,各單位軟硬體興建工程計畫為輔;「產學合作」以研發處計畫內容為主,各學院產學合作計畫為輔;「推廣服務」彙編各單位推廣服務計畫;「組織再造」以各單位組織增設、調整為主,並規劃「提昇行政效率」及「大學系統組織」;「國際化」以國際事務處計畫內容為主。其中本校各行政單位所提之中程校務發展計畫,除教務、學務、國際及研發等處有專節為主詳加論述外,其餘各單位所提均散見各節中,並未獨立成一單元。謹將各單位相關詳細規劃內容彙整為第九節,以維持各單位所提計畫完整性。 第一節 教學品質 大學教育的首要任務在於人才培育,人才培育的核心在教學。學生的招收、教學安排、課程規劃、學生成績考評、學籍現況與管理,皆是大學的重要工作。本校除了稟持校訓「誠、樸、精、勤」的精神外,未來將配合頂尖大學計畫,以培育更具有創新能力與國際觀之IMPACT青年為目標。據此,教學品質未來的發展及改革方向將朝向以強化授課師資,建構e化教學環境,加強跨領域教育核心課程,培育菁英學生,並強調理論與實際之結合,建立教學核心實驗室為目標。具體而言,預定的教學改善規劃內容臚列如下: 一、強化授課師資素質,追求卓越教學品質。教學活動乃大學教育之樞紐,教師是否將學術研究成果融入教學活動中,更是教學品質的保證,為落實教學卓越,規劃內容包括: (一)成立教學發展中心,強化教師教學精進專業發展,及導入教學助理之協同教學策略。本校已於95年7月先行於教務處下成立教學組,現擬於97年起成立教學發展中心,以強化教師教學精進專業發展,促進其教學知能,提升教學品質。此外擬定教學助理實施要點,由本校學生協助老師進行教學活動,如教學輔導、分組討論、分組實驗、分組練習或批改作業等。並於96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始試辦,徵求各系所提具申請,由教務處加以審核,並遴選表揚優秀之教學助理。 (二)改善大班教室教學設備及空間及實施大班教學小班輔導。在教學改進方面,將增置教室設備-大班共同教室,並針對大班教學、分班輔導實施現況檢視。透過推動大班教學、分班輔導制度亦可整合校內基礎課程。 (三)落實教學評量機制及增置教學績優教師獎勵。在落實教學評量機制方面,以抽獎及「學生上網完成全部課程評量者,始得參加體育及通識網路預選」等方式,鼓勵同學參加每學期的網路「教學意見調查」;並鼓勵各系所輔以紙本的教學評量。並配合本校課堂IRS即時反饋系統(IRS system)之建置完成,推動使用課堂即時評量。 另外增置教學績優教師獎勵方面,每學年由各系所推薦符合本校教學特優教師獎勵辦法規定之教師,由所屬各學院進行初審,再送請本校審查委員會依規複審,獎勵名額每年全校以十名為限,每位獲頒獎狀及獎金五萬元。同時增置推動「大班教學,小班輔導」之教學助理制度成效績優教師獎勵辦法,並辦理推動成效績優教師之獎勵。並增置分領域創新教學特優教師獎勵辦法,並辦理獎勵業務。 (四)發展新教材及標準化成就評量測驗。初步將從普通化學教學評量題庫建置規劃,逐漸落實到各基礎領域學科,以紮實學生之專業基礎能力。 二、建構e化教學環境,推動數位學習平台。打造優質的教育環境,培育適性全能的人才,才能奠基國家競爭力。透過e化的管理,不僅可以強化學校行政效能,同時亦可減輕教師工作負擔,並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內容包括: (一)增置數位學習及多媒體軟硬體設備。購買IRS即時回饋系統於各學系及繪聲繪影軟體,並聘請講師指導志工學生做教育訓練。延續上年度計畫,各系增加試辦教室和增加導入IRS的課程。同時以學院為單位全學院導入,視執行成效擴大成為全校導入模式。 (二)推動教師教材數位化。配合「增置數位學習及多媒體軟硬體設備」,提供志工學生協助教師製作數位化教材及數位上網,擴大至全校教師皆將教材數位化並上網。此外推動教材數位化跨校開放計劃,若教師申請開設遠距教學課程通過教育部審核者,將撥予「課程補助費」作為獎勵金。 (三)成立多媒體制作小組及志工培訓。規劃多媒體教學志工招募,並成立多媒體志工小組,協助遠距教學課程錄製及後製及教材設計,並訂定志工小組工作執掌要點 三、調整課程學分結構,強化學院整合功能並提供跨系(所)整合學程。為因應社會結構及時代潮流,適時調整課程學分結構,將有助於擴大學生的發展選擇空間。因此規劃以下課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