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
第一单元检测(基础过关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出土于甘肃省嘉峪关地区魏晋墓葬中的两幅壁画。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农业生产动力有了重大突破B.犁耕技术已在西北地区出现C.北魏均田制推动了农民垦荒D.魏晋时期曲辕犁还没有出现解析:两幅壁画中都有使用牛耕的信息,故A项错误;壁画是在嘉峪关地区发现的,说明在该地区出现了犁耕技术,故B项正确;犁耕技术与均田制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仅凭两幅壁画不足以证明魏晋时期没有出现曲辕犁,D项错误。答案:B2.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便民图纂》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这反映了当时该地( )A.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B.私营纺织作坊的兴起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男女分工的蚕桑生产解析:材料反映了男女分工劳作,不能体现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小农经济,没有体现私营纺织作坊,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男子采桑,女子喂蚕,说明在蚕桑生产中出现了男女分工,故D项正确。答案:D3.范成大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解析:由题干“小麦青青大麦黄”“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明日西门卖丝去”等信息可以看出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从事家庭手工业,并且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手工产品的质量问题,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很小,故B项错误;由题干“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可见农民家庭生活很忙碌,故C项错误。答案:D4.(2015广东文综,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材料反映了家庭中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国小农经济的典型生产方式,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所以没有反映资本主义的萌芽,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与男子共其劳”说明男女共同劳动,这体现不出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说明不是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答案:A5.据统计,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国家控制的人口是1 699万人,其中纳税人口只有237万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人口猛增,农税锐减B.土地兼并加剧,依附关系松弛C.税收制度混乱,官吏腐败D.经济重心南移,人口大量南迁解析:根据题干中“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可知该时期是唐朝后期,此时均田制遭到破坏,土地兼并加剧,依附关系松弛,故B项正确。答案:B6.顾炎武曾说: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土地兼并得到认可D.农民生活艰难困苦解析:题干中对土地兼并者的称呼由“豪强”或“兼并之徒”演变为“田主”,说明民间对土地兼并者的态度由仇视转变为认同,故C项正确。答案:C7.“入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北宋后期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解析:从南方文人在科举考试中占据明显优势,可以看出南方文化重心的地位。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文化重心也随之南移。故选B项。答案:B8.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 )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B.棉花种植已广泛推广C.官营纺织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D.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解析:由材料中的人数,可知此时官营纺织业规模已经相当大,故C项正确;“坊市分离”发生在北宋,棉花广泛种植发生在明代,故A、B两项错误;D项从材料信息中不能得出。答案:C9.清朝乾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课件:经济生活 特色专题.ppt
- 2014年高考复习专题:时事政治专题课件.ppt
- 2014年高考大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专题整合串讲1.ppt
- 2014年高考大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专题整合串讲2.ppt
- 2014年高考大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专题整合串讲3.ppt
- 2014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整合复习1.ppt
- 2014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整合复习2.ppt
- 2014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整合复习3.ppt
- 2014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整合复习4.ppt
- 2014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整合复习5.ppt
- 2025年县属国有企业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黑龙江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 【真题】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docx
- 【真题】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docx
- 2025年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资格证考试必考题库及答案.docx
- 2025年黑龙江省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带解析附答案(实用).docx
- 三类人员考试7.3(带答案A4普通页面下载打印就用).doc
- 2025年学法减分题库及答案.docx
- 2025年湖北辅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学生管理手册测试题样题(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