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减少噪音,保护听力 学习目标: 1.知道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从声源处控制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阻断噪声。 2.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 3.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的习惯。 耳的结构示意图 分步指导一: 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音(噪声)?噪声的卫生标准是多少分贝? 第一种声音听起来悦耳、舒服,我们称之为乐音。 第二种声音嘈杂、刺耳,令人不舒服、厌烦,我们就把这种类型的声音称为噪声。 声音的单位是分贝,一般情况下 40 - 60 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 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分贝越高,噪声就越大。 分贝是衡量声音强弱的一种单位,就像“米”是长度的单位一样。 哪些声音属于噪声? 分步指导二: 听力损伤概况统计 分步指导四: 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噪声对我们耳朵有什么伤害呢? 过高过强的声音会使我们的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暴露在大的噪声下会出现什么症状? 1、不可避免的导致失聪 2、大的噪声会破坏甚至会导致内耳的神经死亡 3、导致耳鸣甚至是永久性的耳鸣 分步指导五: 怎样控制物体发声? 想一想:怎样控制物体发声 阻碍传播途径 在人耳处阻断噪声 我国聋哑状况 根据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最新数据,我国18岁以下的聋哑青少年约有182万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据最新资料统计说明,我国听力语言残疾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之首,为2057万人,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 80万人。 据统计,我国聋哑症的发病率约为2‰,每年总的群体达5700万,听损伤的发病人数约为17万。 分步指导六: 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可能影响耳的健康? 分步指导七: 我们能为减少噪声做些什么? 分步指导八: 怎样保护我们的听力? 怎样保护听力? 不用尖锐的器物挖耳、掏耳屎,以免戳伤鼓膜 想一想:当我们遭遇噪声时该如何保护听力呢? 捂住耳朵,张开嘴巴,减少鼓膜的压力; 可以离开噪音源,在安静的地方学习或生活,或者自己在噪音大的地方戴耳塞 、耳罩或头盔等保护装置。 保护听力还有其它方法哦! 1.请不要用尖利的东西乱掏耳。这可能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使听力下降,所以,我们不能用硬物乱挖耳朵,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如有杂物进入耳朵应该到正规医院就医。 2. 请不要让耳朵进水。洗澡、洗头或游泳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容易引起外耳炎。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牵拉耳廓,让水流出来。 3.请不要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随身听、MP3、MP4等),音量最好不超过其设计总音量的2/3; 4. 请勿乱用对耳朵有伤害的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因为他们对听神经有毒害作用,所以我们有病应咨询医生,不能乱用药。 5. 请不要外力撞击。耳朵,头部不能揪打也不能撞击,应避免并发听力损害,引起鼓膜破裂。 6. 请不要戴耳环。耳朵皮肉很稚嫩,上边挂个金属物,玩时容易将耳朵拉扯坏;同时也有规定不允许小学生戴耳环。 每天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且音量不可过大,以免损伤耳蜗。最好使用耳罩式,不采用耳塞式。 感冒要及时治疗,以免病菌由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分步指导九: 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 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提高助听质量。 你会吗? 发挥想象,设制一张爱耳卡 可以各种形式,尽量制作美观。 1、调查学校及周边听力致残情况。2、收集更多耳聋危害的资料,结合爱耳卡向身边的朋友宣传。 课外作业: 个人防护用品 通常用于偶尔接触噪音的情况 注意:定期更换密封圈 耳罩(2种) 耳塞 持续暴露于噪声环境 使用指导: 将耳塞的体积压缩 放进外耳道内合适的位置,不能有部分而塞留在耳道外 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所以,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如“随声听”、MP3、MP4等) 说一说 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控制物体发声,减少噪音?比如在医院、图书馆、课堂…… 《掩耳盗铃》 小偷能偷到铃吗? 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可能影响耳的健康? 经常掏耳朵 滥用药物 鼻咽部不清洁,导致感冒,导致中耳炎 洗头、洗澡、游泳时,污水进入外耳道 …… 我们能为减少噪声做些什么? 多种树木 开车尽量不鸣笛 公共场所不高声喧哗 淘汰陈旧设备 尽量使用光信号替代声信号 有条件的设备安装消音器 不高声播放音响等等 善待我们的耳朵 提高意识,尤其注意小儿,避免其患耳疾。积极治疗新生儿黄疸、接种疫苗避免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图的发展史的历程.ppt
- 2014花灯调完整版.doc
- GB∕T18972-2017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高清版).pdf
- 【语文】第15课《青春之光》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VIP
- 浅析布鲁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演奏法要点.docx
- BS EN 12390-3-2019 硬化混凝土试验.第3部分:试验试样的抗压强度.pdf
- 外围及地下车库等公共设施的清洁、保洁工作方案.docx VIP
- 2024年最新离婚协议书下载6篇.docx
- LEGO乐高积木拼砌说明书21333,文森特·梵高——星月夜,LEGO®Ideas(年份2022)安装指南_第2份共2份.pdf
- (NEW)天津大学《718有机化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