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课赤壁赋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乘着小船在赤壁附近.doc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乘著小船在赤壁附近遊覽。清涼的秋風慢慢地吹來,水面平靜,不起波浪。我拿起酒來勸客飲酒,朗誦詩經 月出那篇詩,唱著窈窕那一章。不久,月亮從東邊的山上出來了,在星斗之間緩慢地移動著。白茫茫的水氣瀰漫整個江面,水色接連著天光。任憑小船隨處飄流,越過廣闊無邊的江面。江面廣闊無邊啊,我們好像在天空乘風遨遊,卻不知道將要停止在何處;身子輕飄飄地,像遺棄了世俗,單獨特立於人間之外,長了翅膀飛升成仙。
這時,我們喝酒喝得很快樂,便敲著船邊,唱起歌來,歌唱道:「桂木做的棹啊,木蘭做的槳,拍擊著映在水中澄澈透明的月影啊,又往上追逐那隨波流動的月光。我的情懷是多麼地悠遠啊,內心思慕的美好之人啊,卻在天的那一邊。」客人中有一位會吹洞簫的,依著歌聲吹著洞簫應和著,它的聲音是那樣的低沉悲涼:像怨恨、像愛慕,像哭泣、像傾訴;簫聲的餘音繚繞悠揚,像細絲一般,不絕於耳;可以使潛藏深谷中的蛟龍,為它而起舞;可以使孤舟中的寡婦,為它而哭泣。
我感傷得神情變得很嚴肅,整理衣襟,直身端坐,請教客人說:「簫聲為什麼這樣悲涼呢?」客人說:「『月兒明亮,星兒稀少,烏鳥朝向南方飛去』,這不是曹孟德的詩句嗎?在此向西望去是夏口,朝東看去是武昌;山水互相環繞著,樹木茂盛青翠。這不是曹操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當他攻破荊州,占領江陵,順著長江東下的時候,戰船首尾相連,長達千里,軍隊的旗幟,遮蔽了整個天空,面對著大江飲酒,橫握著長矛,吟誦詩歌,原本也是一代的英雄啊,可是如今又在哪裡呢!何況我和您,在江邊捕魚,在沙洲上砍柴,和魚蝦做伴侶,和麋鹿做朋友,駕著一艘小船,拿著葫蘆做成的酒杯,彼此勸飲;生命短暫得像蜉蝣寄生在天地間,個體渺小得就像大海中的一粒小米。感傷我們生命的短暫,羨慕長江的無窮無盡;希望能和飛仙作伴,一起遠遊天下,和明月永遠共存;但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立刻辦到的事,只好把悲涼愁苦的簫聲,寄託在秋風中。」
我說:「你也知道那江水流逝和月亮盈虧的道理嗎?江水雖然像這樣不斷地流逝,可是水的本體卻不曾變動啊;月亮雖然像那樣地有圓有缺,但月亮本身並沒有增減啊!如果從變化的角度來看,那麼天地間一切事物是不可能有一眨眼的時間永恆不變;如果從不變的角度來看,那麼萬物和我們的生命同樣都是無窮無盡的啊!如此說來,那麼又何必去羨慕長江的無窮無盡呢?況且天地之間,任何東西都有它的主人。如果不是我分內所應有,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應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風,和山中的明月,耳朵聽到了就成為悅耳的聲音,眼睛看到了,就成為優美的景色。取用它,沒有人禁止;享用它,也不虞匱乏。這是大自然無窮盡的寶藏啊,也是我和您所能共同享受的。」
客人聽了,高興得笑了起來,便洗了酒杯,酌酒再飲。直到菜肴水果都吃光了,酒杯餐盤,散亂不整。大家便縱橫相枕地睡在船中,不知不覺東方的天邊,已經露出了白色的曙光。
本篇靈活運用賦體創作的技巧,融合作者散文流暢奔放的特色,透過泛舟夜遊赤壁,即景生情,寓物說理,抒發了謫居的感慨,也表現了超脫自在的處世哲學。
就形式技巧來說,首尾敘事,簡要直接;中間各段鋪陳藻飾,運用主客問答法構篇,賦體的特徵明白顯現。本篇以抒情寫志為主,並融合敘事、寫景、說理於其中,前後照應周到。首段「清風」二句寫江,「白露」二句寫月,固然是賞心樂事的根源,也是後文論說水月的變與不變的張本;次段描繪洞簫旋律,固然是為了渲染悲情,也是為下文感時寄慨作鋪墊。篇中遣詞造句往往化用成語,推陳出新,極盡創意之能事。尤其在形容泛舟之樂、摹寫洞簫之聲、感慨人生悲苦、發抒隨緣自適時,透過譬喻、映襯、推論等方式,使得意象浮現,極富理趣。
就思想內容而言,首段敘寫夜遊之樂,次段接寫簫聲之悲,第三段洞簫客感慨世事無常,哀嘆人生短暫,將悲苦怨悶推向極點;第四段以水月為喻,就近取譬,闡發變與不變的哲理;第五段洞簫客茅塞頓開,化解悲思,表現出一種見道妙悟後的歡喜。樂是因景而生,喜是由理而悟,這個由樂生悲,再由悲轉喜的曲折經過,也可視為東坡謫居黃州期間的心路歷程。他如何從苦悶中解脫,使思想得到安頓,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發。洞簫客的感嘆和議論,是從相對中凸顯出悲哀與遺憾;蘇軾的水月之喻,及「物各有主」的見解,也是從相對的觀點出發,反覆論證發揮。變的是現象,不變的是本體。生命的現象雖有成敗、順逆、榮辱、毀譽,猶如水月之流逝盈虛;生命的本體卻是亙古不變,永存不朽的。這種理論來自莊子與佛經,作者運用這種思想作為處世哲學,終能在樂觀曠達中獲得超脫。如果我們也能夠不為外界虛浮萬變的現象所迷惑,就不會在環境變遷中迷失,面對造物者的無盡寶藏,才能為所當為,樂所當樂。
本篇除了寫景優美之外,更充滿了生命智慧的靈光,又兼有聲情之美,使人讀來興味淋漓,誠為千古不朽的名篇。
(一)請將「 」內注音正確的國字填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