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蛙类的简报介绍.ppt
甦醒的綠色奇蹟愛上巴克禮 簡報主題:動感的蛙鳴鳥唱—蛙類介紹 簡報製作:我的1001班 資料來源:巴克禮紀念公園專書 動感的蛙鳴鳥唱—蛙類篇(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 科名:蟾蜍科 Bufonidae 學名:Bufo melanosticyus 英名:Spectacled toad 特徵:雄蛙體長約5-6公分,雌蛙約5-8公分,頭部有黑色的骨質稜脊,主要由吻端延伸至鼻孔,再延伸至眼睛周邊,像是戴著黑眶的眼鏡一般,故名黑眶蟾蜍。黑眶蟾蜍往往因為其皮膚具有許多顆粒狀突起,看起來很可怕,加上有毒性,因而人類不喜歡親近他們,事實上仔細觀察黑眶蟾蜍,你會發現他是喜歡黑色系裝扮龐克族青蛙,吻端黑色像是塗著黑色口紅,黑色的指甲像是塗黑色指甲油,是不是很有個性呢?蟾蜍的毒線在眼睛後方,左右各有一塊突起物,稱之為耳後腺,具有乳白色的神經毒,如果不小心被噴到趕快洗乾淨即可,不過可千萬不要任意補抓來吃,否則處理不當,也是會毒死人的。黑眶蟾蜍還可以當作中藥,也可以幫我們吃掉許多的昆蟲,因此被農夫拿來幫忙處理田野間的害蟲,有此可知,醜醜的蟾蜍其實對人類的貢獻還真多,下次看到他可不要再以貌取「蟾」了喔。 觀賞月份:全年,春夏季為其主要繁殖季,可在巴克禮公園內發現大量的生殖族群。 動感的蛙鳴鳥唱—蛙類篇(虎皮蛙) 虎皮蛙(保育類) 科名:赤蛙科 Ranidae 學名:Rana rugulosa 英名:Chinese bullfrog 特徵:雄蛙體長約6-8公分,雌蛙約6-12公分,為大型蛙類,背部為黃綠色、暗褐色或接近灰黑色,可發現深色的斑點,腹側可明顯看到黑斑,背部皮膚有長短不一的長棒的膚褶。原本廣泛分佈在低海拔山區或平原農田附近,台灣話叫做「水雞」或「田雞」,早期農業社會常被捕抓成為餐桌上加菜的對象,不過近年來由於過度的補抓、農藥使用及棲地破壞等問題,因此本種野外族群逐漸稀少,已被農委會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名單。巴克禮公園的夢湖一帶是虎皮蛙最常出沒的區域,夜晚去賞蛙時,記得要輕聲細語,否則敏感的虎皮蛙,在你還沒看到他的時候,就會噗通一聲跳到水裡,讓你找不到了。 觀賞月份:夏季夜晚較容易在夢湖一帶發現。 動感的蛙鳴鳥唱—蛙類篇(小雨蛙) 小雨蛙 科名:狹口蛙科Microhylidae 學名:Microhyla ornata 英名:Ornata narrow-mouthed toad 特徵:體長約2-3公分左右,是一種小型的蛙類,普遍分佈於全省平原地區與低海拔山區,體型短胖呈三角形,背面黃褐色或赤褐色,有塔狀花紋,有些個體背部會有疣粒突起。小雨蛙體型雖小,但叫聲響亮,常可聽到其躲在落葉堆中、石頭縫、土洞裡鳴叫。小雨蛙的卵會漂浮在水面上,其蝌蚪頭部及背部透明且扁平,身體中間呈褐色至金黃色,尾部基部寬扁,末端細長。 觀賞月份:以春季至秋季較多,夜晚在公園附近草叢、溪流水域及夢湖周邊,可以聽到他的鳴唱。 動感的蛙鳴鳥唱—蛙類篇(澤蛙) 澤蛙 科名:赤蛙科 Ranidae 學名:Rana limnocharis 英名:Rice field frog 特徵:雄蛙體長約4-5公分,雌蛙約5-6公分,本種是台灣最常見的一種蛙類,其分佈從平地到中低海拔山區皆有。背面有許多不規則短棒狀突起,並有三條橫向黑紋,全身以灰色或褐色調為主,也有綠色的個體。有些背部中央有一條背中線串連吻端到肛門,有些個體則無,容易被誤認為小隻的虎皮蛙,不過與虎皮蛙相較,澤蛙明顯小了一號。 觀賞月份:全年可見,以春季至秋季較多,夜晚在公園內水域附近較為常見。 動感的蛙鳴鳥唱—蛙類篇(貢德氏赤蛙) 貢德氏赤蛙(保育類) 科名:赤蛙科 Ranidae 學名:Rana guntheri 英名:Guenther’s Amoy frog 特徵:本種出現於低海拔山區及平原地區的農田、溝渠、埤塘及草澤等環境甚至可以在近海的魚塭裡發現其蹤跡,會發出類似狗叫『夠、夠、夠』的叫聲。本種為大型蛙類,鼓膜明顯,背部為棕色或褐色,體側有背側褶。貢德氏赤蛙在民俗療法中據說可以治老年人筋骨方面的疾病,因此亦有被補抓的壓力,幕前已被農委會公告為保育類野生動物,不得隨意補抓或販賣。 觀賞月份:春季至秋季夜晚偶爾可在公園周邊農田、溝渠聽到其叫聲。 * * 甦醒的綠色奇蹟—愛上巴克禮 製作:我的1001班 甦醒的綠色奇蹟—愛上巴克禮 製作:我的1001班 甦醒的綠色奇蹟—愛上巴克禮 製作:我的1001班 甦醒的綠色奇蹟—愛上巴克禮 製作:我的1001班 甦醒的綠色奇蹟—愛上巴克禮 製作:我的1001班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