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岳麓版选修一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45张).ppt
11.(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魏孝文帝末年到魏宣武帝之初,“百姓殷富,年登俗乐,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于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洛阳伽蓝记》卷四材料二 材料三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 请回答: (1)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项措施直接促成了材料一所描述的现象?(2分) (2)材料二的景象都出现于北魏时期,主要反映出什么共同问题?请具体分析二者形成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措施。(2分) 答案:(1)均田制。 (2)问题: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原因:由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民族融合,汉人也学会了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由于北魏孝文帝提倡学习汉族文化,把鲜卑族勇武质朴、刚劲豪迈的文化风格融入汉字书法中,从而形成了气势雄浑、刚劲有力的书体“魏碑”体。 (3)推行租调制;移风易俗,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等。 9.(2013·九江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 ——《魏书·李安世列传》 材料二 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认为均田制推行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2)你同意材料二中哪位史学家的观点?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第(1)问结合均田制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来回答;第(2)问,如果同意赵翼的观点,则结合改革的消极影响的相关史实回答,如果同意黄仁宇的观点,要结合改革对中国统一的积极作用加以说明。 答案: (1)原因: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作用: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 (2)①观点:同意赵翼,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源于“汉化”政策。 依据: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改鲜卑族的勇武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气,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也造成了鲜卑族内部统治阶层的分裂,失去了统治的根基,最终导致国力日衰。 ②观点:同意黄仁宇,认为改革对国家再度统一有重大意义。 依据:汉化政策改变了北魏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 解题关键:如何正确评价孝文帝及其改革。 我们应该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不能随意夸大和否定历史人物的作用,不能以偏概全。 意义: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然,孝文帝忽略北方边境地区,忽略军事改革;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 判断的标准: 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后,柔然威胁 平城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6 中原地区长期战乱 土地荒芜、经济衰退 5 官无俸禄任意搜括 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4 北魏社会制度落后 缺乏统治中原地区的经验 3 民族歧视压迫政策 民族矛盾激化 2 宗主督护制 阶级矛盾激化 1 形成原因 社会问题 解决方案 迁都洛阳 整顿吏治 移风易俗汉化政策 实行三长制 均田制租调制 采用汉制 ——改革内容 知识梳理 五、改革的重大意义: 四、改革内容的实质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1.经济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 2.民族关系: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3.政治方面:有利于加速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北朝动物纹锦 北魏商业、手工业和文化发展的再现 牵羊的少数民族(魏晋墓壁砖画) ——改革影响 生产方式农耕化 鲜卑人乐俑 中国古代礼乐源自周礼,孔子的“仁”是对礼乐的高度浓缩,历代封建统治者沿用该制度维护自身统治。 鲜卑人乐俑 社会制度封建化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生活方式汉族化 六、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1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 1-2-3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课件 人教必修1.ppt
- 1-2-3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 1..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鲁科版必修1).ppt
- 1..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第4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课件(鲁科版必修1).ppt
- 1..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课件(鲁科版必修1).ppt
- 1.1.2量 词 课件(人教B版选修2-1).ppt
-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量课件(苏教版必修1).ppt
- 1.2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课件 人教版选修1.ppt
- 1.2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1).ppt
- 2014-2015学年岳麓版选修二第13课 默罕默德·阿里改革课件(38张).ppt
- 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1章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ppt
- 2014-2015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1章 第2节 第3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ppt
- 2014-2015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3章 第1节 第3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
- 2014-2015高一化学:1.1.2 物质的量 课件(苏教版必修1).ppt
- 2014《高考总复习》(广东专用)高考常考专题讲座: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ppt
- 2014化学全程复习方略(广东专用)配套课件:12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人教版)(56张ppt).ppt
- 2014届三维设计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3讲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ppt
- 2014届三维设计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4讲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浓度计算.ppt
- 2014届创新设计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章 第1讲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