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标要求 了解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措施 概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探讨苏联改革最终受挫的原因,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 2.早在两年前,即1956年2月25日赫鲁晓夫就已投过一颗震动共产党世界的炸弹,……他当时不停地流泪,将这位前独裁者描述成有着病态疑心,极不信任他人的假货。其中“投过一颗震动共产党世界的炸弹”是指( ) A.赫鲁晓夫访美 B.古巴导弹危机 C.批判斯大林 D.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解析: 材料指的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引起了强烈震动,导致了东欧各国政局动荡。 C 1991年12月25日,印有锤子和镰刀的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黯然下降,继而俄罗斯国旗冉冉升起。苏联,这个曾在国际舞台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有人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则把苏联改死了!” 克里姆林宫 赫鲁晓夫 1953.9-1964.10 勃列日涅夫 1964.10-1982.11 戈尔巴乔夫 1985.3-1991.12.25 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一、摇摆不定的 赫鲁晓夫改革 二、逐渐停滞的 勃列日涅夫改革 三、莫斯科落日 (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2、内容 3、评价 1、背景 2、内容 及评价 1、背景 2、内容 3、评价 认识 农业情况非常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 材料一 材料反应了什么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必要性)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享年74岁 直接原因: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可能性) 材料二 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根本原因) 表现:工业领域暴露问题;农业的相对落后;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 2)斯大林的逝世,赫鲁晓夫上台(直接原因) 领域 措施 结果 经 济 农 业 工 业 政治 赫鲁晓夫改革内容和结果 1)、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扩大自主权 2)、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3)、垦荒运动和种植玉米运动 改革管理体制 1、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 2、平反冤假错案 1)农业形势有所好转 2)因冒进思想,农业再度危机 地方权力扩大;但企业没有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没有找到个人崇拜根源;赫陷入个人崇拜泥潭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①. 改革没有结合国情,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 ②. 思想上急于求成,没有总体规划和科学实验 ③.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理论上准备不足 ④.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根本原因) 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有了! 农业形势严峻,粮食供应不足 材料一:为了在东部地区开垦荒地,仅1954年上半年的时间里就有四万人去了西伯利亚的垦荒区。1954年的春播面积一下子就增加了945万多公顷。 材料二: 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大规模的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从1955年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仅在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地被风“刮走了”。 ——1964年莫斯科版《处女地地区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 想一想:如何评价赫鲁晓夫的垦荒运动? 利:短期内有利于增加苏联粮食产量 弊:破坏了生态环境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对赫鲁晓夫改革进行评价 进步性:首次冲击了斯大林 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 创性; 局限性:没能从根本上打破 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材料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台执政。 背景:赫鲁晓夫改革失败,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物质的量专题(人教版).ppt
- 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人教版).ppt
- 201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课件: 化 学 计 量.ppt
- 201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课件: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ppt
- 2014届高三化学(广东版)一轮复习【名师面对面】 1.4 第一单元 化学基本概念 第4讲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ppt
- 2014届高三化学(广东版)一轮复习【名师面对面】 1.5 第一单元 化学基本概念 第5讲 物质的量浓度和物质的量在化学变化中的应用.ppt
- 2014届高三化学(苏教版)一轮总复习必修课件: 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 .ppt
-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1.1《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人教版选修一).ppt
-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西方历史上的改革(人教版选修1).ppt
- 2014届高考一轮化学(安徽专用)复习方略课件:1.1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ppt
-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七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件 (43张).ppt
- 2015-2016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一 二 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石的改革 课件 (21张).ppt
- 2015-2016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七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课件 (20张).ppt
- 2015-2016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七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课件 (23张).ppt
- 2015-2016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七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课件 (36张).ppt
- 2015-2016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七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课件 (43张).ppt
- 2015-2016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七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课件(19张).ppt
- 2015-2016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七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课件(20张).ppt
- 2015-2016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七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课件(29张).ppt
- 2015-2016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三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课件 (20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