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隆中,追寻幽幽古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漫游隆中,追寻幽幽古风.doc

漫游隆中,追寻幽幽古风   古隆中是个并不显山露水的地方,然而它却有较深的文化底蕴隐藏其中,那份淡定与从容如同隆中的山间流水一般自然流露,在它清冽的柔波里,我们得以静心徜徉。   走近你,靠近我   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的西山环拱之中,“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游古隆中后,写下了这样一音诗。当年他看到供奉的诸葛亮塑像,造型精湛,英姿矫矫,激发了深刻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因诸葛亮离去而山川减色的惆怅之感。   物换星移,又过了将近1000年,我也像这位文学前辈一样,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从川西平原来到汉水之滨,从“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成都武侯祠来到群山环抱、雅致清幽的古隆中。我想通过历史遗迹的一草一木,怀古思幽,抚今追昔,感受一下诸葛亮躬耕田园而心存天下的雄才抱负,领略一下刘玄德求才心切而茅庐三顾的谦逊风度。   踏上通向隆中的道路,顿觉景象不同。古松夹道,绿荫覆盖。蜂飞蝶舞,嬉戏花丛。习习凉风自树梢间吹来,令人神清气爽。四周群山连绵,起伏依偎。游人络绎不绝,给碧翠山色增添了艳丽色彩,远处几声鸟啼,又使恬静的归隐之地益显得幽深。   心持莲花徒步走   我正忘情于隆中山水,一座题名“古隆中”的高大石牌坊,迎面矗立。牌坊的正、背两面分别镂刻着“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肖曹”的联句。离此不远,还有一块明万历年间重修隆中纪事的石碑。碑面有诸葛亮立像,虽风化剥蚀,依稀可辨诸葛亮面貌祥和,目光如炬,宽袍大袖,衣袂轻?r,仿佛正为国家经略之计而议论风生、沉着应对。这牌坊和石碑犹如两位热心的向导,在你刚跨进隆中时,先向你介绍诸葛亮堪与伊尹、姜尚相比美之才和他那平易谦逊、胸怀敞朗的形象。   我绕过牌坊,拾级登山,来到武侯祠。祠宇较大,共分三进,其间悬挂的匾额、对联和名人诗画甚多。还有关于诸葛亮生平和主要功绩的介绍,帮助游人对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有一个概略了解。   走出武侯祠,我迂迥曲折,上上下下,观赏了诸葛亮曾经汲过水的六角古井;探视了他曾经在那儿赏过月的半月溪;梁父岩上坐一坐,可体会一下他忧国忧民、志不得伸而吟诵《梁父吟》的心情;徘徊于三层六角的抱膝亭下,追思诸葛亮躬耕之余,抱膝而坐,思谋安邦定国大计的胸襟;伫立于躬耕田边,望着那来自老龙洞的清泉水,流淌于肥田沃土的垄亩间,遥想诸葛亮“昼勤四体,夜诵经书”,志在匡时济民的政治抱负,钦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这时,我忽发奇想:要是沿着当初刘玄德三顾茅庐时所走的路线重走一遍,一定是挺有意思的。于是,我便顺着躬耕田旁的小径走过去,来到历史上有名的小虹桥。记得,刘备第二次去隆中未见到诸葛亮,郁郁回返,就是在这儿看见个骑毛驴的老头一边吟着“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的诗句,一边走过小桥。他以为那就是诸葛亮,其实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时过境迁,这水泥平桥恐怕再也不会恢复为虹形的石拱桥了。小径两旁的茂密林木,参天大树,也很难说是源自汉末的了。世事多变,往者已矣。但古人那种移樽就教、礼贤下士的求才作风依然在历史长河中闪耀。   三顾堂,凝固历史的悠远画卷   跨过小虹桥,没走多远,便是“三顾堂”。据说,这里就是诸葛亮隐居隆中的故宅。他原来的草庐,在他27岁离开后就一直空着。传有一家姓董的搬去居住,竟暴病而亡。于是人们便认为诸葛亮的东西是动不得的。出于崇敬,人们把它保护起来。但房屋总是会朽坏的,经过历代的维修重建,已变为今天的四合院。院前,几株挺直俊拔的古柏,青苍繁茂,令人想起诸葛亮卓然高洁的人品;院内,粉红的牡丹、雪白的绣球花,多姿多彩,争芳斗妍,让这座古迹青春焕发,生趣盎然。正厅悬挂的一幅清代工笔画《三顾图》,描绘了刘备偕同关羽、张飞三顾茅庐的生动情景。几个主要人物,个性鲜明,神情各异,维妙维肖地表现了各自不同的精神状态,实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三顾堂后面是草庐亭。一块建于明嘉靖年间的龙首龟座大石碑,正面刻“草庐”二字,背面刻“卧龙处”三字,尤其引人注目。顺这里的石级而上,便到了野云庵。它本是修建来安置僧众的,没什么纪念意义。但它地处山腰高处,从这里望出去,襄阳平原尽收眼底,城郭历历在目。汉水蜿蜒如带,平畴沃野,交通畅达。果真是一个藏龙卧虎,养精蓄锐,进窥天下,退可自守的好地方!   三顾堂内还有不少碑碣,自明清以至民国的都有。这些碑文从各个不同角度颂扬诸葛亮。或从明主求贤以治国,或从名士荐贤而自谦,或从诸葛亮在茅庐内审时度势,潜心研习,方能成其俊杰之才,提出占据荆、益二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革新内政,联吴抗曹,以问鼎中原的政治主张。假使他乐天知命,安于高卧,就只会是一个庸碌之辈。   一时无限,刹那永恒   武侯祠的后院很大,走进通往它的小径,有许多果园菜圃,其中以柚子为最。沟内有一小溪,水清见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