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温度管理:在重症护理方面现有的证据和实践.docVIP

目标温度管理:在重症护理方面现有的证据和实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标温度管理:在重症护理方面现有的证据和实践.doc

目标温度管理:在重症护理方面现有的证据和实践   【摘要】 在重症监护病房,目标温度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TTM)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多方面的治疗方式。本文旨在介绍低温的概念、作用机制及在各类重症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低温治疗; 目标温度管理; 重症护理; 脑水肿   【Abstract】 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TTM)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represents a promising multifaceted therapy for a variety of conditions.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hypothermia,mechanism of a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ypothermia in various critical diseases.   【Key words】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 Intensive care; Cerebral edema   First-author’s address:Nursi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9.036   在1950年以前漫长的历史阶段,降温在人类历史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希波克拉底的著作里就记载了冰敷伤口可以止痛。在我国古代,中医用冰敷治疗早期的跌打损伤[1]。在20世纪60年代,现代心肺复苏之父-Peter Safar在心脏骤停综合征中开始使用低温。由于低温引起的并发症,例如患者冷却的时间越长或者程度越深会造成严重出血和败血症等,这导致低温的使用频率在1960-1980年间减弱衰退。1980-2000年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低温会保护神经[2]。2002年发表的两个随机对照试验(RCT)表明在心脏骤停后应用低温是有益处的,这改变了有关低温应用的领域[3-4]。低温治疗(therapeutic hypothermia,TM)如今俗称目标温度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TTM),对抢救神经组织病危患者来说,TTM是一种独特的现代化治疗方法。   1 温度的定义   健康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是(36.8±0.4)℃,正常的昼夜变化为±0.5 ℃。直肠温度通常比口腔温度高0.4 ℃[5]。借助肺动脉导管测量的血液温度是公认的“真正”核心温度的金标准[6]。较低的食管温度是最快速准确的,这种非侵入式测量核心温度的方法接近黄金标准。直肠温度和膀胱温度也能密切反映核心温度。在临床上,鼓膜温度(通过测量来自鼓膜的辐射热量)通常用于代替深部脑温度。   1.1 低温 低温的定义是核心温度36.0 ℃。这可以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温度范围在33~36 ℃称为轻度体温过低,温度范围在28~32 ℃称为中度体温过低,温度28 ℃称为深度体温过低。   1.2 低温治疗 低温治疗是一种以物理方法将机体的体温降低到预期水平,从而达到相应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低温治疗能够降低机体代谢率,保护重要的脏器,特别在脑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包含了3个不同的阶段:(1)诱导低温期: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把目前的体温降低到想要的目标温度。随着冷却的快速启动,这个阶段持续60~80 min。无论是心脏骤停患者还是重症脑损伤患者,目标温度管理中诱导低温都是越早开始越好,尽快达到目标温度以减轻患者的高颅压状态[7-8]。(2)维持低温期:该阶段患者将长时间保持目标温度。对于目标温度的治疗持续时间尚无定论,美国AHA指南推荐自发循环恢复(ROSC)后患者目标温度至少维持24~48 h,对于严重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脑组织肿胀常常持续3~5 d[9]。文献[9-10]指出对于TBI患者,目标温度实施48 h,与降低病死率和更加有利的神经系统预后相关。因此应该个体化定义维持时间,部分患者可能超过48 h。为了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此阶段应严格控制核心温度,波动范围为±0.5 ℃。(3)复温期:该阶段患者的体温从目标温度缓缓地上升至接近正常温度。复温必须非常缓慢,否则会产生由于多种器官复温所引起的血管舒张副作用。建议复温速度应保持在平均4 h升高1 ℃,整个复温过程持续12 h以上,最终使体温恢复至37 ℃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