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的“鱼宴”食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赫哲族的“鱼宴”食俗.doc

赫哲族的“鱼宴”食俗   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4 245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饶河、抚远两县,聚居在街津口、四排、八岔3个民族乡。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   赫哲族生活在山青水秀,河汊纵横地区,为渔猎经济提供了便利的自然环境。过去民间所说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就是对赫哲人民浪漫生活的真实描绘。现在沿江而居的赫哲人仍以渔业为主,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捕鱼好手,以渔业经济为核心,形成了赫哲族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      捕鱼技术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赫哲族人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独特的捕鱼经验。他们对鱼的生活习性非常熟悉,知道什么季节在什么水域用什么方法可以捕到什么鱼,且鱼具之多分工之细,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中占有领先地位。   冬季捕鱼又别具一番情趣。赫哲族渔民先在江面冰上建一小屋,在屋中凿一个直径1 m的冰窟窿,关起门来,屋暗而冰下清亮,鱼游到冰洞处很容易看到并叉中。过去鱼多的时候,渔人就坐在冰洞旁用笊篱向外舀鱼。半日工夫就可捕获上吨鲜鱼;后来又发明了打“咕咚网”,下“铃铛网”等捕鱼方法。打“咕咚网”是在下网的冰窟窿上游再凿一个冰眼,从这个冰眼里来回推拉“咕咚耙”,使之发出很大的响声,惊动远处的鱼群,将它们驱赶进入渔网。而“铃铛网”则是鱼撞在冰层下面的渔网后,牵动冰上的铃铛发出响声,通报有鱼上网的消息。听到铃声,渔民则立即起网收鱼。         赫哲渔民在冬季捕捞,需在冰封的江面上连续凿几个,甚至十几个冰眼,然后将一根拴着石头的线绳垂到江底,再将一根带钩的长竿从前面的冰眼里把线绳捞上来,沿冰眼一个接一个传递下去,此谓穿水线。把水线穿完,从头一个冰眼把渔网拉到冰下,捕捞的多是哲罗、细鳞、花鲶鱼(江鳕)、雅巴沙、狗鱼等冷水鱼,要是在冬天打拉网,则什么鱼都能捕捞上来,一网捞上500多千克,甚至到5 000多千克鲜鱼都不足为奇。利用天然冷冻,装箱运往各地。   钩捕的方法多用于春秋冬三季。捕不同的鱼用不同的钩。有种被称为“快钩”的渔具,是在40~50 m的钓绳上拴有300来个鱼钩,每钩一次,就可获得一串活鱼。   网捕的收获量最大。每当渔汛来临,赫哲渔民便家家户户备干粮补鱼网,作好捕鱼准备。他们一般使用长10~15 m,宽2~5 m的片网捕鱼,在水域宽阔的地方,有时将10多片网连接在一起使用。碰上好运气一网就能捕到5 000多千克鱼,这时如有客人登门,热情的赫哲人一定会让你品尝他们的美味“鱼宴”。   美食生鱼   赫哲族有吃生鱼的习惯。从鱼皮、鱼籽到鱼肉、鱼脆骨都有生吃的妙法。最常见的是“拌菜生鱼”。其做法是将活鱼肉剔下切成丝,拌上野生的姜葱、野辣椒、加上醋和盐就可食用。没有醋时,可把野樱桃捣成浆汁拌上,味道十分可口;赫哲族有一些独特的鱼、肉类风味食品,可以分成:生食和熟食。生食有生鱼干、生肉干和新鲜生鱼。新鲜鱼的吃法较多,主要是拌菜生鱼。还有一种冬季食用的冻鱼片,如果尊贵的客人来了,有一盘冻鱼片是上等的下酒佳肴,其味鲜美凉爽,现在仍然备受人们的欢迎。熟食如加工好的鲟、鳇、鲑鱼子,其营养价值较高。也可将鱼片和瘦肉蒸、烤、煎、炖、煮、炒等技法加工后食用。其中鱼松每餐必不可少。典型食品有:拌菜生鱼,赫哲人叫“刹生鱼”;半生不熟的特色烤鱼,赫哲人叫它:塔拉哈(哈读四声重音)鱼松,赫哲人叫“它斯恨”。   鳇鱼宴   鱼宴中的鳇鱼宴是用黑龙江出产的鳇鱼烹制而成,满桌没有其他鱼。鳇鱼宴以鳇鱼肉、鳇鱼筋、鳇鱼翅、鳇鱼唇、鳇鱼腹、鳇鱼皮、鳇鱼肚、鳇鱼肠和鳇鱼子等为主料,配以其它材料,经过煎、炒、烹、炸及冷冻等各种不同的烹饪方法烹制成的口味各异的特色鱼类菜肴。这其中又以鳇鱼鼻、鳇鱼翅、鳇鱼筋和鳇鱼唇等最为名贵。后来鳇鱼宴经过名厨的反复推敲和潜心研究,成了宫廷的御宴,专供皇族和部分朝廷大臣享用。   满清时候,松江省道台迎接京城来的官员等重要客人到哈尔滨,道台府多设鳇鱼宴招待。那时,不仅黑龙江有鳇鱼,在松花江也能捕捞到鳇鱼。渔民们捕捞到鳇鱼,官府要登记备案。为了不使捕捞上来的鳇鱼死掉,还在松花江岸边建造了“鳇鱼圈”,这便是哈尔滨“鳇鱼圈”地名的由来。   “鳇鱼圈”在江边的入水口设有栅栏,圈旁盖有房屋,设专人看管把守。等到入冬后,他们破冰将养在里面的鳇鱼捕捞上来,冻硬后抬上平板牛车,先送到道台衙门,然后按照指定的时间、地点押送京城。   逢鱼宴必有酒,无酒不成席。无论何时到赫哲族人家做客,饭桌上肯定有酒相待,没酒不成敬意,这是最起码的礼节。赫哲人一般以白酒为主,有时也有他们用采集的稠李子、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