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渐白,闲坐赏秋侃茶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霜渐白,闲坐赏秋侃茶事.doc

霜渐白,闲坐赏秋侃茶事   秋将过半,秋雨阵阵,凉意来袭,这正是品秋茶的好时节。不同于春茶的鲜爽醇和,秋茶香高气扬,入口清甜。清香型铁观音、武夷岩茶、熟普、炭焙乌龙……哪一种适合秋季饮用?我们该如何选茶、喝茶?让爱茶、研茶,在茶路上孜孜以求的静清和分享他的私家秘笈吧。   《茶味初见》   作者:静清和   出版:九州出版社2015.6   定价:39.00   柿红橘绿寒露茶   秋露,是天气转凉变冷的标志。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到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寒露的北方,随处是柿橙叶红景象。闽南的茶山,却是郁郁苍苍。寒露前的最后一周,天高气清,是铁观音茶树香气最好的时节。这十天左右所采的茶,称为正秋茶。   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对采茶有如下评价:“岁凡四采,采于清明、寒露者佳。”白露至秋分的茶,属于早秋茶,如果不是秋雨连绵,所产的秋茶,也是秋韵袭人。秋分之后,秋茶的香韵,渐入佳境。对大多数茶来说,春茶好于秋茶。唯独铁观音的秋茶,却是观音韵足,香气夺人。铁观音茶“春水秋香”,我独爱春茶的含蓄。春茶开采,正值安溪多雨的季节。此时,茶多酚的含量适宜,茶氨酸与果胶物质含量较高。因此,春茶茶汤的滋味顺滑,鲜爽醇和。秋茶虽然香高气扬,但由于光照较强等原因,茶汤的滋味略粗,香气过于飘渺。秋茶入口清甜,少了春茶的微苦回甘。   铁观音的美名,据说是乾隆皇帝御赐的。十余年前,铁观音以其清香味醇,风靡江北,打破了北方曾经以茉莉花茶、低档绿茶为主导的饮茶历史。许多资深茶友的品茶经历,是从对铁观音余香满口的迷恋开始,并由此登堂入室的。当对发酵轻的清香型茶有了清醒的认识,又逐渐走进武夷岩茶,走向普洱茶内敛的茶香天地。   清香型铁观音的工艺,为营销以香夺人的效果,有意识地利用了空调等现代调温工具,保持了干茶的外观翠绿、茶汤青绿、叶底鲜绿的“三绿”绿茶特征,走出了一条乌龙茶偏向绿茶化的路子。清香型铁观音,因茶青发酵轻,青气重。不经炭焙,易伤肠胃,夜饮易致失眠,因而又使爱上此类茶的朋友,半路将它抛弃,或偶尔浅尝辄止。传统工艺的铁观音,性情温暖,绿叶红镶边。茶汤金黄,滋味厚重,浓郁的兰花香,还常伴有细腻的奶香。久饮生津止渴,健脾暖胃。   从养生的角度讲,寒露后应收敛神气,养“收”之道。饮茶不可过于寒凉,红茶、熟普、炭焙乌龙为宜。绿茶、清香型铁观音等,苦寒并重,少饮为佳。   秋气之应说茶陈   清初才子周亮工在《闽茶曲》里写道:“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诗中明确指出了新茶在杀青、焙火的工艺中,会残留火燥之气。尤其是春秋季节,燥邪伤肺,不利于健康。茶应储藏陈化一段时间,等茶汤色深红,火气全消后再品,品饮价值和经济价值会更高数倍。在诗词中,提出喝茶不宜太新的养生观念,周亮工算是首次。   梳理六大茶类的历史,茶的发展基本是这样:稳定靠杀青,生香靠发酵,提香靠烘焙,成型靠贮存。   传统杀青工艺的绿茶,如碧螺春、西湖龙井等,在制作完毕后,常常会放置在生石灰缸里,贮存一周或数月不等,待茶中水分降低,青草味道转化,寒性减弱,火气褪尽后,始才品饮。此时香纯味厚,无口干舌燥之虞。80年代之前,茶区没有冰柜,没有电焙,茶的干燥依靠辉锅和炭焙实现。那时的传统绿茶,吃火足,香气厚,耐储存,不易变质。现在,喝茶人被商家误导,过于注重茶的外观颜色,过于在乎芽头是否细嫩漂亮,因此,多会选择刻意低温杀青的绿茶。这类茶,往往青涩气较重,不耐高温冲泡,不耐久存。   武夷岩茶和铁观音等传统青茶类,发酵适中,焙火到位,待以时日,火气褪后,茶的香气入水,茶汤会更厚滑。经年的铁观音,兰花香里会衍生出更温润的乳香。保存良好的岩茶,花香会向更成熟的花果香转化。茶老性温,有年份的青茶,有暖胃安神、降脂降糖的药理效用。清末连横的《雅堂文集》里,对铁罗汉老茶的应用曾有记载:“新铁罗汉滑而无骨,旧铁罗汉浓而少芬,必新旧合拼,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吸之而甘,虽历数时,芳流齿颊,方为上品。”   红茶是发酵程度较高的茶类,经干燥或过红锅工艺,新茶火气较重。炭焙的红茶,陈化后,香气滋味趋于醇和,耐泡度增加。二十多年的祁门红茶,除保留幽微的类玫瑰花的品种香外,茶汤里多了类哈密瓜的果香。三十年的传统切碎正山小种,桂圆汤香里有了薄荷糖的味道,饮过喉吻清凉。老红茶,调理肠胃的药效明显,夕饮有助睡眠。   白茶不炒不揉,轻微发酵,是六大茶类里,最能保持茶叶原始状态的茶类。陈化后的白茶,是婴幼儿解表透疹的圣药,故民间有“三年是药,十年成宝”的说法。新茶青气较重,茶性寒凉。陈化后的白茶,茶性逐渐趋于温暖。二十年以上的白茶,适合煮饮。叶色渐深,叶片开始碎片化。茶汤橘红,乃至深红。清甜的茶汤里,成熟的果香、木质香、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