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阅读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利阅读报告.doc

專利閱讀報告 班級:綠能三甲 學號:4A0L1001 姓名:江崇毓 背景: 一種具數位相機之折疊式電子裝置,其包括本體、蓋體、鉸鏈及鏡頭模組,該本體與該蓋體藉由該鉸鏈轉動連接,該鏡頭模組包括透鏡組、鏡筒及鏡頭座,該透鏡組裝配於該鏡筒中,該鏡筒藉由螺紋配合裝配於該鏡頭座內,該蓋體上與鉸鏈連接之一端設有齒紋,該本體上與蓋體之齒紋相對處設有一開口,該鏡頭模組設於該本體內,該鏡頭座一端設有齒輪,該齒輪藉由該開口顯露出來,且與蓋體上之齒紋相配合。轉動該蓋體,藉由齒紋與齒輪之配合帶動該鏡頭座轉動,實現對焦。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折疊式電子裝置,尤其係關於一種具數位相機之折疊式電子裝置。 隨著無線通訊與資訊處理技術之發展,手機、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位助理)等電子裝置之應用日益普遍,於電子裝置上增加附加功能之產品競相湧現,例如具數位相機之電子裝置。 具拍攝功能之手機自誕生以來,其上之數位相機之解析度已經從最初之10萬畫素發展到30萬畫素,目前具有100萬畫素數位相機之手機也已投入市場,而具有200萬甚至300萬畫素數位相機之手機也已於市場上出現。然而,由於體積所限制,目前大多數手機上之數位相機均為固定焦距,鏡片組之間以及鏡片組與影像感測器之間之距離係定值,即焦距f與像距q均係定值,根據光學公式1/p+1/q=1/f,拍攝目標之物距p也係定值。如果拍攝目標所處位置超出鏡頭預設之物距範圍,那麽拍攝所得圖像將變得模糊不清,因此大大限制了取景範圍。 針對上述固定焦距鏡頭之不足,部分數位相機之解決辦法係採用一種放大插值方法對數位信號做放大處理,但,如此僅使原來較小區域放大而已,並不會有新的資訊增加,因此實用性不大。相對而言,從透鏡原理出發,藉由改變數位相機鏡頭之焦距或像距,在很大程度上則可解決這一問題。當拍攝目標超出既定物距範圍時,藉由改變焦距或像距得到一適於該目標之新物距,因而可保證圖像品質。鑒於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對焦功能之具數位相機之折疊式電子裝置。 一種具數位相機之折疊式電子裝置,其包括本體、蓋體、鉸鏈及鏡頭模組,該本體與該蓋體藉由該鉸鏈轉動連接,該鏡頭模組包括透鏡組、鏡筒及鏡頭座,該透鏡組裝配於該鏡筒中,該鏡筒藉由螺紋配合裝配於該鏡頭座內,該蓋體上與鉸鏈連接之一端設有齒紋,該本體上與蓋體之齒紋相對處設有一開口,該鏡頭模組設於該本體內,該鏡頭座一端設有齒輪,該齒輪藉由該開口顯露出來,且與蓋體上之齒紋相配合。 相較現有技術,所述之具數位相機之折疊式電子裝置,轉動該蓋體,藉由齒紋與齒輪之配合帶動該鏡頭座轉動,實現對焦,拍照時可將遠近不同之物體清晰聚焦于成像面上,提高圖像品質。 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公開一種具數位相機之折疊式電子裝置,其可係手機、PDA等,本實施例以手機為例進行說明。 請結合參閱第一圖、第二圖及第三圖,本較佳實施例之具數位相機之手機,包括本體1、蓋體2、鉸鏈3、鏡頭模組4及影像感測器5。本體1與蓋體2藉由鉸鏈3轉動連接。 本體1包括第一殼體11和第二殼體12,第一殼體11和第二殼體12相互卡合形成一容置空間,用於收容印刷電路板(圖未示)。本體1上設有鍵盤13。第一殼體11上,與鉸鏈3連接之一端設有一開口112。第二殼體12側壁上開設有一孔121,鏡頭模組4藉由孔121顯露出來。第二殼體12內設有一支座122,用於支撐鏡頭模組4。一通孔124開設於支座122上,且與孔121相對應並貫通。通孔124內設有一凹槽126。 蓋體2包括殼體21、外屏22及內屏24。外屏22設于蓋體2之外表面,內屏24設于蓋體2之內表面,其中,外表面係指當蓋體2相對於本體1閉合時露在外之表面,內表面係指當蓋體2相對於本體1閉合時,與本體1相接觸之表面。殼體21上,與鉸鏈3連接之一端設有齒紋212。 請結合參閱第三圖及第四圖,鏡頭模組4包括透鏡組41、鏡筒44及鏡頭座42。透鏡組41裝配於鏡筒44中。鏡筒44外表面設有外螺紋441,鏡頭座42內表面設有內螺紋421,藉由螺紋之配合,鏡筒44裝配於鏡頭座42內,且可相對於鏡頭座42旋進旋出。鏡筒44側面上設有一凸部442。鏡頭座42遠離鏡筒44一端之外表面上設有可與蓋體2上之齒紋212相配合之齒輪422。當鏡頭模組4安裝於本體1上時,鏡筒44安裝于通孔124內,且鏡筒44上之凸部442與支座122上之凹部126滑動配合,而鏡頭座42部分收容于通孔124內,齒輪422露于通孔124外。齒輪422藉由第一殼體11上之開口112顯露出來,與蓋體2上之齒紋212相配合。 影像感測器5設於本體1內,且與鏡頭模組4相對應,其藉由柔性電路板(圖未示)與本體1內之印刷電路板相連。影像感測器5可固設於第二殼體12上,也可固設於鏡頭座42上。影像感測器5可係CCD(Charge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