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师大吴丽娟老师和你分享这些好文章Part2.doc
台師大吳麗娟老師和你分享這些好文章Part2
侯文詠:帶孩子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
侯文詠的孩子,有一次考試考壞了,那次是全班都考差了,同學都很擔心,不知道該如何向父母大人們交代。這時,侯文詠的孩子說:「我爸一定會說,我很高興你今天失敗了。」 同學疑惑的問:「怎麼會這樣?」 侯文詠的孩子回答:「我爸就是怪ㄎㄚ啊!」 我想,當時侯文詠的孩子在回答這句話時,嘴角和眉梢一定都是上揚的。
其實,著名作家和麻醉科副教授侯文詠說,他對孩子並不是沒有期待,並不是不會焦慮或不會生氣。只是,他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表現良好、受到讚賞。因此,考試沒考好時,孩子一定已經很難過了,這時,做父母的除了安慰他之外,實在不需要再做什麼。 不過,侯文詠也不是一開始就能這麼看得開、放得下。他記得,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又焦急又生氣。但他的母親只是淡淡的告訴他:「你小時候也騙過人哪!」於是,他想起自己一路長大,父母教養他的情景。他們從不張牙舞爪,嚴聲厲色。他們只是一直站在他身後,支持他、信任他。 有一次,孩子學校校車停開。侯文詠想,從學校走到家裡不過十幾分鐘,自己還用車接送他來去多次,他應該認得路,於是要孩子放學後自己走路回家。沒想到,一個多鐘頭過去了,孩子還沒到家。 侯文詠急忙出門尋找,發現他走錯路了。侯文詠這才恍然大悟:「平時你帶他走的路都不算,他從沒有真正會過!」於是,侯文詠開車載孩子回到學校,讓孩子帶領自己,走一遍他認為正確的路線。每到一個岔路,侯文詠就請孩子談談他決定直走或左右轉的原因。最後,侯文詠再帶他走一遍自己覺得最近的路線。 在這段旅程中,沒有打罵嘲諷,只有窩心的分享和探險的樂趣。 侯文詠也清楚記得,他曾經為了培養兩個孩子的閱讀興趣,以及增長他們的知識,要求他們看歷史書。沒想到,孩子反而不喜歡看書了。侯文詠發現情形不對,及時放手,讓孩子選擇自己愛看的書,包括漫畫。結果,現在就讀國二的大兒子從《哈利波特》開始,已經會自動去找文字的書籍來閱讀。五年級的二兒子為了看《向達倫大冒險》,連英文版也願意一邊查字典一邊看。
愛,變成了負荷
文=黃心怡老師(資深諮商心理師,現任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媽媽和男孩都「困」在陳年老問題裡
前言:對青少年而言,媽媽愛得太多,反而讓他沒有空間成長。
台灣的家庭,多數母親為了保護子女,總在孩子遇上難題時,挺身而出,堅強地陪著他度過生命裡的寒冬,而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裡,孩子們早已輕快地玩樂,疲憊的母親卻仍維持在警戒狀態不敢掉以輕心,唯恐歇息片刻,問題即將再現。這些如同驚弓之鳥的母親,由於長期處在高壓力的狀況下,生活顯得僵化而欠缺彈性,因此,對她們而言,細數孩子曾犯的過失,也許比學習欣賞孩子的進步、成長來得容易許多,經年累月擔心孩子出狀況的結果,也使得她們在親子關係裡變得敏感、囉嗦、焦躁、惹人煩而不自覺。昱凱的母親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她習慣在外人面前滔滔不絕地細數昱凱曾犯的過錯,不厭其煩地「警告」孩子可能遇上的麻煩或危險……,諮商心理師除了佩服她倒背如流的能力外,還心疼她被問題「困」得如此深,以致於久久不能釋懷,無法放眼未來,也就只好留在原地緊緊守住問題。
每回她又重複播送這些「老曲目」時,昱凱總是苦笑地巴望著心理師能幫他脫離「魔咒」,輕快生活。然而,這並非易事,假使心理師當下為了照顧青少年感受而阻止這位母親繼續抱怨,將來也許母親為了證明自己有多麼受苦,日後她得在諮商室裡舉更多孩子犯錯的例子,這對治療而言並沒有幫助,反而阻礙了關係的進展。
一,她總是喜歡提那些老掉牙的事
苦悶的親子會談進行了數次,待時機成熟,心理師在一次會談初始,見昱凱媽媽又要重提往事,便及時地中斷她的談話,「等等,媽媽請妳暫停一下,觀看昱凱此刻的表情……,也許就是這些陳年往事使得你們漸行漸遠(母親曾抱怨兩人關係變得疏離);昱凱,就是剛剛那些話嗎?讓你每天放學回家只想躲進自己房裡的真正原因?」心理師溫和而堅定地終止媽媽的發言,昱凱似乎滿意這樣的處理,鬆了一口氣,接著說:「她總是喜歡提那些老掉牙的事,我以前都解釋過了,她仍舊耿耿於懷,無法放心,每天藉故進我房裡念東念西的……,處處看我不順眼,實在讓人受夠了!」「我就是不放心,才會提醒你啊!只要你自我負責,我可以什麼都不管,像上回要不是我提醒你,不然你可能會……。」母親習慣預言孩子可能會發生的危險、失誤,難怪她無法不再叨念。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親子會談中,雙方各持己見,互不相讓,心理師陷入兩難的情境,假使給媽媽公道就無法給孩子公道;同理,若給孩子公道,則無法給媽媽公道。
坦白說,諮商師心裡有些同情青少年的處境,但也明瞭身為母親無法放下心的矛盾情感,於是便對著昱凱說:「我留意到從小到大,母親似乎無微不至地照顧你的生活起居,為了保護你也無時無刻地隨侍在旁,也許在你小時候,那是一分滋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