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课件(25张).pptx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标要求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学习·探究区反馈·训练区一、卓有成效的新制学习·探究区制度基本内容历史作用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实行 ,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使吏治有所好转推行均田制按一定的标准,将 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俸禄制国家答案设立三长制五家立一 ;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 ,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_______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取代了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推行新的租调制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_____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国家的 增多,租调收入大为增加邻长宗主督护制租赋均田制编户齐民租调答案深化探究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受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材料二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思考(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共同之处?答案 按人口分配土地。答案(2)材料二中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其实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答案 措施:均田制。基本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批的无主荒地。积极作用:均田制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答出3点即可)答案深度点拨实行均田制的前提是国家掌握着大量无主荒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但是,均田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孝文帝前期改革创建的各种新制度都以均田制为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后来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概念阐释均田制:实施均田制的前提是国家掌握一定的无主荒地;向农民授田的条件是农民必须纳税服役,这实际上是增加自耕农的数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此外,所授土地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二、设巧计迁都洛阳1.原因(1)政治上: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都城 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且保守势力强大,改革势必受阻。(2)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给困难。(3)军事上:与 相毗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4)地理位置上: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2.过程(1)孝文帝以“ ”为名,巧设计谋迫使贵族大臣接受了迁都的决定。(2)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 。平城柔然南伐洛阳答案深化探究材料一 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材料二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伽蓝记》思考(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了哪些理由?(不得摘抄原文)你认为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观目的是什么?答案答案 理由: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地处塞上,经济比较落后,交通不便;平城保守势力强,改革阻力大;洛阳曾是多个王朝建都之地。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2)严格说迁都洛阳并非孝文帝改革本身的内容,然而人们一直把它当成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答案 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民族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中心。答案深度认识孝文帝迁都,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这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的关键性行动,为后来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教材互补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岳麓版)迁都洛阳为孝文帝推行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人民版)三、移风易俗1.推行: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 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2.内容(1)易服装: 一律改穿汉装。(2)讲汉话: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讲正音。(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姓氏改为 ,按 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典章制度鲜卑贵族汉姓门第高低答案(4)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 通婚,以巩固统治。(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4-2-5把握思维的奥妙(人教版必修4).docx
- 2015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4-2-6求索真理的历程(人教版必修4).docx
- 2015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4-3-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人教版必修4).docx
- 2015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4-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人教版必修4).docx
- 2015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4-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人教版必修4).docx
- 2015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4-4-11寻觅社会的真谛(人教版必修4).docx
- 2015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5-1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人教版).docx
- 2015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6-1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教版).docx
- 2015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7-13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人教版).docx
- 2015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9-17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教版).doc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一单元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学案.doc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总结 学案.doc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学案.doc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学案.doc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学习总结 学案.doc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二单元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学案.doc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学习总结 学案.doc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八单元第3课改革迫在眉睫 学案.doc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六单元第3课改革的后果 学案.doc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课件(30张).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