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单元教学流程.doc.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背越式跳高单元教学流程.doc.doc

高中——背越式跳高单元教学流程 年级 学期 ? 课时 3.5 执教 ? 单元 学习 目标 1、了解背越式跳高中弧线助跑的作用,掌握弧线助跑内倾技术,了解背越式跳高的完整动作;掌握1——2种丈量布点的方法 发展速度和跳跃能力、提高空中自控和平 衡能力 建立自信、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自主学 习的意识,增强团队观念 教学 重点 1.助跑协调有节奏 2.起跳后身体的控制 课次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教与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一 起跳 原地迈步放脚练习 沿圆圈做上步摆臂起跳练习 3.斜侧向站立做摆腿练习 初步掌握 起跳技术、体会起跳腾空时的本体感觉 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教师活动: 1.教师示范讲解分析动作要领 2.组织引导分组练习 3.巡视指导集中纠正提出建议 学生活动: 1.认真观摩、体会动作要领 2.分组探讨:起跳后怎样使人的身体背向横竿 3.起跳模仿练习 二 助跑 沿6——8米 直径的圆做直线与弧线交替快速跑 沿弧线做起跳 练习 沿弧线跑起跳 触物 1.了解弧线助跑时身体内倾的作用,初步形成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2.发展速度和跳的能力力 3.养成独立地自我健身意识 ●快速助跑、身体内倾 ●弧线助跑中完成起跳 教师活动: 1.挂图演示与动作分析 2.讲解示范、组织分组学练 3.问题设置分组讨论 4.适当参与练习、个别指导纠正 5.易犯错误分析、归纳提出改进措施 学生活动: 1.集中观摩参与动作分析 2.分组学练、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 3.学生集中探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 三 弧线助跑与起跳 1.上一步做起跳练习 2.2——4步弧线助跑起跳 3.6—8步助跑 起跳上海绵坑练习 1.能协调、有节奏地进行助跑与起跳; 2.发展学生 灵敏的协调性 3.培养学生 不畏艰难,勇敢果断及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会思考爱思考的习惯 助跑与起 跳的衔接 起跳时的 脚位 教师活动: 1.教师示范、讲解 3.学生活动: 1.集体看、听教师示范和讲解 2.自由结伴(2人)练习 3. 四 过杠与落地 1、仰卧做背弓练习 2、原地背越过杆做“桥”的练习 3、素质练习 体会头肩 过杆落地并能较好的连贯过杆和落地技术 发展腰背 力量素质 培养学生 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起跳后背 弓挺髋 杆上挺胸 展体、送髋收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五 过杠与落地 1.原地跳起成背弓落垫 2.助跑起跳上高垫,成背弓动作 3.3——4步弧线助跑双脚起跳过杆练习 4.素质练习 1、较好的掌握背弓动作提高学生控制动作的能力 2、发展下肢爆发力 3、提高自信心克服恐惧心理 ●起跳后挺髋过杆后展收及时 ●杆上挺髋时屈膝成背桥姿势 教师活动: 1.讲解示范分析动作,提示动作要领 2.教师组织引导分组 3.教师巡视指导,个别纠正 4.集中分析易犯错误,提出针对性练习方法 学生活动: 1.学生自主练习 2.相互观察,互助练习 3.针对自身的技术选择练习方法 六 步点丈量与完整技术: 1.丈量起跳点 2.助跑距离与步点丈量 3.完整技术练习 1、了解并掌握1——2种步点丈量的方法 2、发展全身的协调配合能力 3、培养勇敢顽强的坚强意志即互助有好的协作能力 1、助跑曲线和步点的丈量 2、起跳点与杆的角度和距离的控制 教师活动: 1.讲解示范步点丈量的方法 2.分组 分析步点丈量的意义,分组教学巡视指导 3.结合展板教学 学生活动: 1.认真聆听、仔细探讨 2.分组学练互助提高 3.比较欣赏、有针对的进行练习 七 短程助跑完整技术1.助跑距离的丈量 2.全程完整技术 3.素质练习 1、80%以上的 学生能独立完成练习 2、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练习 3、培养敢于挑战自我的信心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 1、助跑、起跳过杆连贯 2、弧线助跑逐步加大内倾,过杆送髋展收及时 教师活动: 完整示范、多媒体展示 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 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 对比欣赏、分组学练 学生活动: 1、分组互助提高,结合多媒体教学进行探讨 2、积极思考,努力解决自身出现的问题 安全保障 1.场地、器材的安全检察 2.身体的充分活动 3.做好保护与帮助 4.提示学生练习中杜绝嬉闹 评价 与 方法 评价:采用技术动作评定;根据动作完成质量、合理性、连贯性,进行评价。 方法:师评为主和小组评定相结合。 课后反思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