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趣导入 一片几千公顷的荒山,几十年的 时间被一个人一点一点全部栽上了树, 荒山变得有了生机,大家相信这是事实 吗?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人 物,他或许就是中国的“愚公”。 * * 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 * 预习诊断 1、补充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 (1)让·乔诺(1895-1970), 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 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 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多数作品都是以他的家 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的。 * * 预习诊断 2.本文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 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 收到这篇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 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 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 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 舞了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做出了贡献。 * * 预习诊断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干涸( ) 坍塌( ) 戳( ) 酬劳( ) 山毛榉( ) 白桦树( ) 薰衣草( ) 废墟( ) * * 预习诊断 4.解释下列词语。 (1)干涸: (2)酬劳: (3)坍塌: (4)不毛之地: (5)刨根问底: (6)沉默寡言: (7)连锁反应: 干枯,没有水。 用钱物酬报答谢出过力的人。 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不长草木的地方。 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形容性情沉静,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比喻相关的事物发生相应的变化。 * * 标题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人物(牧羊人)+事件(种树) ? * * 初读课文 概括文章内容 简洁的语言 * * 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叙写“我”三次造访艾力泽·布菲老人,看到老 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选种、种树的工作,使得荒 山变成了绿洲,给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勃勃生 机。 * *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再见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 独居、50几岁,牧羊、种树,沉默寡言、充满自信 荒原、光秃秃的山,狂风怒吼、没有溪水 身体硬朗、不再牧羊、养蜂,性格没有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 树木成林、挺拔茂盛,有了溪水 已经87岁了,初衷不动摇,继续种树。 一片沃土、生机勃勃、微风飘香、泉水流淌、重建新村、人民幸福 三见牧羊人 * *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作者对牧羊人慷慨 无私、不图回报精神的评价。 第二部分(2--20)一时间为顺序,写我和牧羊人 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第三部分(21)赞美老人坚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 的精神 总 分 总 * * 记叙顺序 写作手法 时间(顺叙) 对比 * * 理解人物形象? 找出课文中直接描写牧羊人的语句,以“他是一个____的人”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1、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 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 认认真真。 2、他是一个在生活中一丝不苟,不愿马虎度日的人。 如:“房间收拾得很整齐,餐具写得干干净净。地板上 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油… …” 3、他是一个有顽强毅力、坚持默默奉献的人。从“战争 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中山毛 榉,还种白桦树”可以看出。 * * 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法) 数十年孤单寂寞荒山种树 万余人幸福快乐高原定居 功在千秋 无私 坚持 沉静 细心 美 * * 环境描写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表现时代风貌, 展现风土人情。 ②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 ③深化主题。 ④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⑤感染读者。 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⑦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 * 怎样理解: 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好人, “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这句话自然引出,作者与牧羊人从相识、相知,到敬佩 赞美的过程。 * * 通过对比突出牧羊老人的巨大贡献,赞扬了他具有的顽强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