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习题精选.doc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习题精选
一、单选题:
1.郑和下西洋也进行了一些贸易活动,从本质上看,这些贸易活动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B.当时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
C.明政府加强同各国交往的一种手段
D.按照资产交纳
答案:C
2.“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是( )
A.废除了人头税
B.以田亩数计征
C.赋税折银征收
D.按照资产交纳
答案:C
3.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
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
B.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
C.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
答案:C
4.用焦炭作燃料冶炼金属,始于( )
A.战国
B.西汉
C.北宋
D.明朝
答案:D
5.明太祖时,京城应天府可能发生的事情有( )
①有一位秀才因不满官府说错话被东厂逮捕
②有一位大臣在殿廷上因冒犯皇上受到杖责
③有一位农民在京郊种了五亩马铃薯
④有一位举人参加殿试考中进士,写的是八股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6.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相比,其本质特征是( )
A.封建王朝宣扬国威
B.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C.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答案:A
7.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
①农民受到残酷剥削,购买力极低
②地主商人投资于土地,手工业生产资金短缺
③科学技术不发达,手工业品质低价高
④各级政府对手工业生产的限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二、非单选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
——据《清世祖实录》《清圣祖实录》等
材料二 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
——据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材料三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开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清高宗实录》
回答:
(1)材料一,说明清朝前期人口数发展的趋势,并简明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指出其反映的社会问题,简析原因。
(3)据材料三,说明其做法,并指出其弊端隐患。
答案:(1)趋势:人口迅速增加。原因:统一局面稳定,社会安定;清朝前期经济繁荣;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清朝前期的政策有利于农发展;粮食产量提高;甘薯等高产量粮食作物的广泛种植。
(2)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于耕地面积不足的矛盾逐渐显露。原因;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清初4千多万,仅一百多年,增至3亿左右;生产力的发展相对缓慢;可耕面积有限,资源有限。
(3)盲目开垦河滩地。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灾越来越严重。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29年雍正帝指出:“向来开垦之弊,自州县以至督抚仅需索陋规,致垦荒之费浮(高)于买价,百姓畏缩不前,往往膏腴荒弃。嗣后各省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胥吏亦不得阻挠。”
──《世宗宪皇帝圣训》
材料二:1735年雍正帝指出:“各省开辟荒地……其中多有不实,或由督抚欲以广垦见长,或由地方有司欲以开科(征税)之多迎合上司之意,而其实并未开垦,不过将开科钱粮飞洒于见(现)在地亩之中,名为开垦,实则加赋,非徒无益于地方,并贻害于百姓也。”
──《清朝文献通考》
回答:
①两段材料反映出垦荒中的弊端各是什么?
②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③你如何评价雍正帝的两道上谕?
答案:①材料一反映出垦荒费用高于地价,农民畏缩不前,肥沃的土地被荒芜。材料二反映出官吏谎报垦荒数目,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②原因:官吏在垦荒过程中勒索百姓;官吏为升官发财获政府奖励而谎报垦田数目。
③评价:雍正帝能明察垦荒中的弊端,有利于垦荒,有利于农业生产,是积极的措施,应予肯定。
三、问答题
10.关于清代的“康(熙)乾(隆)盛世”(1622~1794年间),史学界有评论说:如若从中国历史的纵向发展来看,还是值得称道。请你用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①经济上:调整统治政策,生产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面积大量增加;江南和广东地区,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增多,规模扩大。②政治上:中央集权巩固,疆域辽阔,成为亚洲东部最大国家;平定国内叛乱,加强对西藏、台湾管辖,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了巩固。③外交上:收复台湾;反击沙俄入侵,签订边界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及统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