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操作方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2)原理: 1个菌落→1个活菌 (3)注意事项 * * 一、课题背景 尿素是怎样被植物吸收的? 尿素 CO(NH2)2 只能被分解为NH3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CO(NH2)2 + H2O CO2 + 2NH3 细菌脲酶 产生脲酶的细菌即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任务1:怎么从土壤中分离出它们呢? 二、研究思路 阅读课本P21,感悟科学家寻找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给你的启示。 (一)筛选菌株 方法: 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 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 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根据这一思路,你能否将土壤中分解 尿素的细菌分离出来,说说你的思路。 利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能。只有产生 脲酶的细菌才能利用尿素作为氮源而生存。 此培养基 能否筛选 出产生脲 酶的细菌? 为什么?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0g 尿素 1.0g 琼脂 15.0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 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1)将土壤中的固氮菌分离出来 (2)将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分离出来 举一反三 (3)筛选出抗青霉素的微生物 (4)筛选出耐高浓度食盐的微生物 …… (一)筛选菌株 1、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 选择培养基: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 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 物生长的培养基。 1、利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分离出的微生物 ①只是一种细菌吗? ②都是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吗? 思考: ①不是,有多种。 芽孢杆菌、小球菌、假单胞杆菌、克氏杆菌、棒状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某些真菌和放线菌也能分解尿素。 ②不一定。因为有些微生物可以利用 其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进行生长繁殖。 因此,还需借助生物化学方法 对分离的细菌作进一步的鉴定。 2、请你提供一种方法,判断分解 尿素的细菌确实能将尿素分解成氨。 思考: 方法:在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中加入酚酞指示剂,接种培养该细菌,若 指示剂变红,说明该种菌分解了尿素。 3、要验证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对土壤中的细菌确实具有选择作用,你 该如何设计实验。 思考: 思路: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组,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为实验组,接种等量的从同一土壤中采集的细菌,培养、计数并比较两组培养基上的菌落数。 任务2: 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 究竟含有多少这样的细菌? 计数法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比浊法 膜过滤法 1、显微镜直接计数 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里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不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 需要相对高的细菌浓度; 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 缺点 2.稀释涂布平板法(活菌计数法) ⑴原理:在稀释度足够高时,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一个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的,即一个菌落代表原先的一个单细胞。 (2)计算: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C÷V)×M 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讨论 对同一细菌培养液样品分别用显微镜 直接计数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其 菌体数量,你认为两种方法所测数据 有何差异? (二)统计菌落数目 真是这样吗? 注意事项 ①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30——300的平板上进行计数。 ②为使结果接近真实值可将同一稀释度加到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平皿中,经涂布,培养 计算出菌落平均数。 ③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④涂布平板法所选择的稀释度很重要,一般 以三个稀释度中的第二个稀释度所出现的 平均菌落数在50个左右为最好。 例: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从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两种统计结果。 1、甲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230。 2、乙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A、B、C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21、212、256,该同学以这三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163作为统计结果。 你认为这两位同学的作法正确吗?如果有问题,错在哪? 甲:没有重复实验(至少涂布3个平板) 乙:A组结果误差过大,不应用于计算平均值 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㈢设置对照 实例:在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筛选与统计菌落数目的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的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春学期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精华版.pdf VIP
- 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十八: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的对称性与“一视同仁”因子构建.pdf
- 欣赏《月光》 示范课教学课件【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pptx
- 《眼镜镜片防雾性能测试规范(报批稿)》.pdf
- 2025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文稿3篇.docx VIP
-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黑布林版时光隧道中文译文.docx
- 2024年宁波象山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经典童话故事英文绘本-灰姑娘.ppt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2024年提前招生校测样卷及答案(含语文、数学).pdf VIP
- 《元宵节》优质PPT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