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准、规范、规程 设计、施工验收、设备(产品)、节能 GB 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 16-87(2001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6(2001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73-2001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标准、规范、规程 GB50098-98(2001年版)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8-94(2003年版)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28-93 (2003年版)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标准、规范、规程 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132-2001,J85-2001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本节提纲 稳态和非稳态传热 稳态传热过程及计算公式 采暖系统的设计步骤 采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房间得热量/失热量分析(设计热负荷) 热负荷计算步骤 计算例题 高层建筑采暖热负荷的特点 暖通设计软件 稳态和非稳态传热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过程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高温物体失去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得到的热量 根据热力学第零定律,二者在温度相等时,达到热平衡。传热终止。 特点 稳态传热:在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分布不随时间而改变的传热过程; 特点: 各点的温度仅随位置变化,不随时间而变; 各点的热流量恒定 连续传热(连续采暖或空调的房间)过程可近似为稳态传热。 非稳态传热: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随位置、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传热过程。 特点: 各点的温度随位置、时间而变化。 传热量为变量。 间歇传热(例如,间歇采暖或空调的房间)过程属于非稳态传热。 a.间歇采暖房间的传热特点 室内状况 室内空气温度仅在采暖/停暖时段保持稳定。 围护结构表面热状况随室内用具、采暖空调设备的形式和运行方式等变化。 室外状况 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时间和强度,风速、风向等都随季节、时间而变化。 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是复杂的不稳定传热。 b.连续采暖房间的传热特点 室内状况 室内空气温度保持恒定 室外状况 呈周期性变化,是随机的、不规则变化 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是复杂的不稳定传热。 稳态和非稳态传热的特点 稳态(稳定)传热 非稳态(非稳定)传热 非稳态传热量的确定非常复杂, 工程中,一般希望对某些传热过程的分析将其简化为稳态传热进行计算。 连续采暖房间的冬季传热分析。 对连续采暖房间的传热分析 近似将室外空气温度非简谐波动用傅立叶展开式表示,进行数学分析。 为一个周期内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平均值)的日平均温度。 为室外温度的波动值 结果表明:在周期性外扰作用下,室内通过围护结构的失热量包括两个部分: 稳态传热量(由于室内温度与室外日平均温度之间的传热温差引起的) 温度波动引起的附加传热量(与温度波的振幅有关) 北京室外气温和室内设计温度的比较 连续采暖房间可按稳态传热计算 稳态传热量远大于温度波动引起的附加传热量。 仅计算稳态部分的传热量。 按稳定传热计算房间的传热量。 确定室外计算温度的统计基础,可以用日平均温度为依据,选取合适的日平均温度值作为计算温度。 稳态传热:室内外空气温度和其他传热过程参数都不随时间变化 实验验证 稳定传热部分的温差为27℃ ,而冬季室外空气温度振幅约为5~6 ℃。若采用370mm厚的砖墙,其波幅衰减约33倍,即内表面温度波动不足0.2 ℃。因此,围护结构的冬季传热量按稳定传热计算其精度可满足要求。 结论:冬季室内外的平均温度之差,比室外温度的日波动值要大;在连续采暖的建筑内,传热接近于稳定状态。 小结 夏季空调负荷:按非稳态传热计算 夏季室内外温差与室外温度的日波动值相比,两者不相上下。 所以,在决定室内热环境方面,围护结构热阻的相对重要性减小了,而蓄热量的相对重要性要比冬季大。 非稳态传热计算十分复杂,一般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冷负荷系数法 稳态传热:热阻 不稳态传热:热惰性 热惰性指标 热阻只能代表围护结构抵抗导热的能力,它只能作为稳定传热时,建筑围护结构的评价指标。 对于实际建筑围护结构来说,经常处于不稳定传热状况,此时,一般多采用围护结构材料层的热阻R与材料的蓄热系数S的乘积作为评价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指标。此评价指标称为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 热惰性指标 热阻表达材料层抵抗热流波的能力 蓄热系数表达材料层抵抗温度波的能力 热惰性指标则表达了围护结构抵抗热流波和温度波在材料层中传播的指标。 热惰性指标越大,说明外来的热波穿透围护结构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