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產管理報告
第十七章 同步製造與限制理論
指導教授:盧淵源教授
第 9 組
洪連益 黃鈺淵
周哲瀚 陳則瑋
17.1約束理論概述
約束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ts, TOC)是以色列物理學家、企業管理顧問戈德拉特博士(Dr.Eliyahu M.Goldratt)在他開創的優化生產技術(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OPT)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管理哲理,該理論提出了在製造業經營生產活動中定義和消除制約因素的一些規範化方法,以支持連續改進(Continuous Improvement)。同時TOC也是對MRPII和JIT在觀念和方法上的發展。
戈德拉特創立約束理論的目的是想找出各種條件下生產的內在規律,尋求一種分析經營生產問題的科學邏輯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可用一句話來表達TOC,即找出妨礙實現系統目標的約束條件,並對它進行消除的系統改善方法。
TOC強調必須把企業看成是一個系統,從整體效益出發來考慮和處理問題,TOC的基本要點如下:
1.企業是一個系統,其目標應當十分明確,那就是在當前和今後為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
2.一切妨礙企業實現整體目標的因素都是約束
按照義大利經濟學家帕拉圖的原理,對系統有重大影響的往往是少數幾個約束,為數不多,但至少有一個。約束有各種類型,不僅有物質型的,如市場、物料、能力、資金等,而且還有非物質型的,如後勤及質量保證體系、企業文化和管理體制、規章制度、員工行為規範和工作態度等等,以上這些,也可稱為策略性約束。
3.為了衡量實現目標的業績和效果,TOC打破傳統的會計成本概念,提出了三項主要衡量指標,即有效產出、庫存和運行費用。TOC認為只能從企業的整體來評價改進的效果,而不能只看局部。庫存投資和運行費用雖然可以降低,但是不能降到零以下,只有有效產出才有可能不斷增長(見下表)。
有效產出 指企業再某個規定時期通過銷售獲得的貨市
庫存 指企業為了銷售有效產出 在所有外購物廖上投資的貨幣
運行費用 指企業再某個規定時期為了將庫存轉換為有效產出所花費的貨幣 運行費用包括了除材料以外的成本 庫存保營費包刮在運行費用中
4.鼓-緩衝-繩法(Drum-Buffer-Rope Approach,DBR法)和緩衝管理法(Buffer Management)
TOC把主生產計劃(MPS) 比喻成鼓,根據瓶頸資源和能力約束資源(Capacity Constraint Resources,CCR)的可用能力來確定企業的最大物流量,作為約束全局的鼓點,鼓點相當於指揮生產的節拍;在所有瓶頸和總裝工序前要保留物料 儲備緩衝,以保證充分利用瓶頸資源,實現最大的有效產出。必須按照瓶頸工序的物流量來控制瓶頸工序前道工序的物料投放量。換句話說,頭道工序和其它需要控 制的工作中心如同用一根傳遞信息的繩子牽住的隊伍,按同一節拍,控制在製品流量,以保持在均衡的物料流動條件下進行生產。瓶頸工序前的非制約工序可以用倒排計劃,瓶頸工序用順排計劃,後續工序按瓶頸工序的節拍組織生產。
5.定義和處理約束的決策方法
TOC強調了三種方法,統稱為思維過程(Thinking Processes,TP),見下表: “改變的方向” 問題 該用什麼方法發展 並提出了一些指導性的規則
蘇格拉底法 老師只提問題 不給答案 載找出核心問題之後 發動群眾對如果解決核心問題獻計獻策 使獻計的人感到問題是由於他提出了辦法才得以解決 因而產生一種 “參與感”更主動地投入改革活動
應用TOC獲得成功的企業很多,如美國得克薩斯食品公司深感縮短提前期在競爭上的必要性,從1992年就開始進行了TOC改善活動。它先以福特公司的電子事業部為樣板引進了TOC,結果省去了為增產所需的數億美元的投資。半導體烏耶哈工廠也引進了TOC,提前期在1年半內減少了75%,生產能力在同樣的設備條件下提高了25%。 ……)的程度,而績效衡量則是對績效指標的發展,資料的蒐集進行描述、報告等等活動,亦包括分析績效的活動,績效衡量可適用於了解政府服務與社群的情況。
績效衡量必須注意呈現結果(outcome)導向的指標,而非僅是單純的活動輸出(output)數據。所謂成果指的是達成目標程度的衡量;詳言之,即是計畫或服務是否達成其目標、目的,或對顧客或社會達成預期改變的衡量;而輸出僅是針對實施的機構與計畫,就單位產出、財貨和服務提供、服務人力的數量提出數據而已。通常績效衡量的指標性質包括輸出、效率、服務滿意程度、結果、工作量(workload)、成本-效能(cost-e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