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炭黑是一种在聚合物工业中大量应用的填料。 聚合物中通常起四种作用:着色2%, 补强约需20%,吸收紫外光2%,导电50%以上。 用于消除静电时,需5%~10%。 含炭黑聚合物的导电性,主要取决于炭黑的结构、形态和浓度。 (3) 含炭黑聚合物的导电性 炭黑是由烃类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或经热分解而成的。以脂肪烃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和以脂肪烃与芳香烃混合物为主要成分的重油均可作为制备炭黑的原料。 炭黑是什么? 在制备过程中,炭黑的初级球形颗粒彼此凝聚,形成大小不等的二级链状聚集体 。 炭黑的结构 链状聚集体越多,结构越高。炭黑的结构因其制备方法和所用原料的不同而异。 炭黑的结构高低可用吸油值大小来衡量,吸油值越大,表示结构越高。 炭黑中氢的含量是由芳香族多环化合物缩合不完全剩余下的。其中一部分以烯烃或烷烃的形式结合在晶子层面末端的碳原子上,另一部分则与氧结合形成官能团存在于颗粒表面上。通常,结合在晶子层面末端碳原子上的氢愈少,炭黑的结构愈高。 氢的含量愈低,炭黑的导电性愈好。 炭黑以元素碳为主要成分,并结合少量的氢(0.3%~0.7%),和氧,吸附少量的水分,还含有少量硫、焦油、灰分等杂质。 炭黑的成分 氧的含量是炭黑粒子与空气接触而自动氧化结合的。其中大部分以CO2的形式吸附在颗粒表面上,少部分则以羟基、羧基、羰基、酯基和内酯基的形式结合在炭黑颗粒表面。 一定数量含氧基团的存在,有利于炭黑在聚合物中的分散,因此对聚合物的导电性有利。炭黑的含氧量随制备方法不同而异,一般为1%~4%。 炭黑颗粒表面一般吸附有1%~3%的水分,其 含量大小与炭黑的表面性质有关。炭黑的比表面积 愈大,氧的含量愈高,则水分吸附量愈大。水分的 存在虽有利于导电性能提高,但通常使电导率不稳 定,故应严格控制。 超导体是导体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无电阻状态 的一种形式。超导现象早在1911年就被发现。由于 超导态时没有电阻,电流流经导体时不发生热能损 耗,因此在电力远距离输送、制造超导磁体等高精 尖技术应用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超导高分子材料 目前,已经发现的许多具有超导性的金属和合 金,都只有在超低温度下或超高压力下才能转变为 超导体。显然这种材料作为电力、电器工业材料来 应用,在技术上、经济上都是不利的,因此,研制 具有较高临界超导温度的超导体是人们关切的研究 课题。 超导高分子材料 (1) 超导态和超导理论的基本概念 超导态及其特征 1911年, 荷兰物理学家翁内斯在研究金属汞(Hg)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规律时发现,当温度降低时,汞的电阻先是平稳地减小,而在4.2K附近,电阻突然降为零。如图所示: 图5—23 汞的导电性与温度的关系 Tc 温度区间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在该温度下 汞的电阻与0℃时汞的电阻之比:R/R0(273K)。 这种零电阻现象意味着此时电子可毫无阻碍地自由 流过导体,而不发生任何能量的消耗。金属汞的这 种低温导电状态,称为超导态。使汞从导体转变为 超导体的转变温度,称为超导临界温度,记作Tc。 超导体材料当处于Tc以上温度时,与正常导体 一样,都有一定的电阻值,此时超导体处于正常态。而在Tc以下时,超导体处于零电阻状态。但从图中可以看到,超导体从正常态向超导态的过渡是在一个温度区间内完成的,这个温度区间称为超导转变温度,与超导体的性质有关。因此,通常将超导体电阻下降到正常态电阻值一半时所处温度定为Tc。 超导态有以下四个特征: (1)电阻值为零 (2)超导体内部磁场为零 (3)超导现象只有在临界温度以下才会出现 (4)超导现象存在临界磁场,磁场强度超越临 界值,则超导现象消失,见图5-25。 图5—25 超导态的临界磁场-温度曲线 超导金属临界温度最高的是铌(Nb), Tc=9.2K。 超导合金最高超导临界温度的铌铝锗合金(Nb/Al/Ge) Tc=23.2K 高分子材料聚氮硫在0.2K时具有超导性。尽管它是高分子,Tc也比金属和合金低,但由于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的可变性十分广泛,制造出超导临界温度较高的高分子超导体是大有希望的。 研究的目标是超导临界温度达到液氮温度(77K)以上,甚至是常温超导材料。 1957年,巴顿(Bardeen)、库柏(Cooper)和施里 费尔(Schrieffer)提出了著名的BCS超导理论。 根据麦克斯威(Maxwell)等人对同位素含量 不同的超导体的研究,发现它们的Tc与金属的平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出租汽车运营应急处置概论.ppt
- 1-3.8tA系列叉车培训案例.ppt
- 第五章磁电式传感器概论.ppt
- 07PO_SP2005_C01_1H.248协议原理案例.pptx
- 1-3_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案例.ppt
- 第五章磁盘管理概论.ppt
- 07V3快照特性案例.pptx
- 第五章存储器(硬盘)概论.ppt
- LTE知识点笔记案例.docx
- 2减速电机安装维护常识案例.ppt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