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3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课件 人民选修4.pptVIP

2016-2017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3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课件 人民选修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1.少年天子 (1)幼年继位:1661年,玄烨8岁即位,年号_______。政务由四位辅政大臣主持。 (2)智除鳌拜 ①原因:辅政大臣鳌拜大权独揽,严重威胁了_______的权威。 ②经过:康熙八年,生擒鳌拜,判处其终身禁锢,16岁的康熙所表现出的机智、勇敢和果断足以令人称道。 2.平定三藩 (1)原因:清初三藩(平西王_______、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严重影响了全国军政统一和清王朝的安危。 (2)导火线:尚可喜上疏归返辽东养老,康熙趁此决心撤藩。 (3)概况 ①1673年,吴三桂公开举起叛旗,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进军湖南,不久,叛乱之势几乎遍及半个中国。 ②康熙先派八旗精锐开赴_______,阻止吴军北进,接着果断起用图海,先后平定察哈尔、陕西的叛乱。 ③1676年,尚可喜之子叛附吴三桂,终成三藩之乱。 ④1681年,清军攻入_______,最终平定叛乱。 (4)影响: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的统一趋势,清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随之加强。 平定“三藩”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提示: (1)清除了地方割据势力,避免了国家分裂,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抗御外敌的能力,彻底根除了藩镇制残余。 (3)为受“三藩”割据之害的人民解除了祸患,给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4)有利于边疆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1.统一台湾 (1)背景:民族英雄_______于1661年率兵驱逐荷兰侵略者,光复台湾后,同清廷处于对峙状态。 (2)措施:1683年,_______率水师攻下澎湖岛,促使郑克塽奉表投诚。统一台湾后,康熙决定在台湾设立_______,隶属于福建省。 (3)意义:强固东南海上防务,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2.抗击沙俄 (1)原因:16世纪中叶,沙俄侵入中国_____________,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2)概况 ①康熙两次亲赴塞外,巡视东北,做好抗击沙俄的准备。 ②1685年始,康熙组织清军两次在_______重创俄军。 (3)结果:1689年,中俄签署《_____________》。 ①内容:以额尔古纳河、______________及外兴安岭至海为中俄的东段边界,岭、河以南属于中国,以北属于俄国。 ②意义:这是双方在平等谈判基础上签订的一个平等条约,从法律和国际条约上肯定了黑龙江、__________流域都是中国领土。 1.三征噶尔丹 (1)背景 ①1671年,噶尔丹凭借武力占据了维吾尔族居住的天山南麓。 ②1690年,噶尔丹从科布多出兵东犯,使中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陷入混乱。 ③噶尔丹和___________勾结,更加重了这场祸乱的危险性。 (2)经过:康熙帝三次亲征,取得乌兰布通等战役胜利,平定噶尔丹叛乱,举行声势浩大的__________,实行盟旗制度。 (3)意义:加强清朝中央政府与_______蒙古的关系,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其他贡献 (1)重视社会经济:治理黄河水患、改革赋制,减免赋税,厉行节俭。 (2)重视文教:进用文士,组织编写《康熙字典》。 提示: (1)方式:唐太宗:以平等友好为主;康熙:主要是武力平叛。 (2)时代特征:唐朝,封建社会繁荣时期,中国全面领先于世界;清朝,封建社会日益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中国落后于西方。 康熙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三征噶尔丹,有力地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抗击沙俄的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遏制了沙俄的东扩野心。 1.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 提示:  2. 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和意义 提示: (1)措施 ①在南方:平定三藩之乱,消除了南方割据势力,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在东南:派施琅攻占澎湖岛,促使郑克塽降清,统一了台湾,设立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③在西北:康熙亲征,平定噶尔丹的叛乱,使清政府控制了漠西、漠北蒙古,粉碎了噶尔丹分裂中国疆土的野心。 ④在西南:册封活佛,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⑤在东北:两次组织反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战,迫使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2)意义:经过康熙的努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步走向空前的巩固与发展。此时的清朝疆域,基本上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国家统一,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反映了各族人民渴望统一、希望社会安定的愿望,同时也说明康熙的实践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五年(1727)台湾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