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下沙一模科学试卷
2015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科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l:35.5 Cu:64 )
4.本卷g取10N/kg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
2.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 和 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3:Zxxk.Com]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N0+2CO 2N2+2CO2
3. 小皓用右图表示了家鸽和仓鼠的特征关系,并写出了Ⅰ区、Ⅱ区、Ⅲ区所代表的特征,下列有关他写的特征中,正确的是(▲)
A.Ⅰ区: 无脊椎动物 B. Ⅱ区: 身上有羽毛
C. Ⅲ区: 体温恒定 D. Ⅲ区: 胎生哺乳
4. 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A.外界空气进入肺部: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B.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肾脏→膀胱→尿道→输尿管→体外
C.食物通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D.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5.如图所示,是体能测试中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前进,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实心球在b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C.从a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
D.实心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A. 某人患肩周炎,对其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首次到达病灶须经过A腔2次。
B. 图中所示1、2、3这3条与外界相连的途径中,属于排泄的是1、2
C.在C腔从开始舒张到舒张结束的这一时间段内,D腔的状态是先收缩后舒张
D. 若b、c表示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该过程是扩散作用通过完成的。
7. 人类的健康一直受到某些微生物的威胁,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侵入人体的寨卡病毒是一种特定的抗原
B.艾滋病的患者、SARS病毒携带者属于该病的传染源
C.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卡介苗是一种能有效杀灭肺结核病原体的特殊抗体
8. 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对比实验。其他同学看了该实验设计后,提出下列修改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
试管号
加入的物质 1 2 稀淀粉糊(毫升) 2 2 新鲜唾液(毫升) - 2 蒸馏水(毫升) 2 - 恒温处理(15分钟) 37℃ 0℃ 碘液(滴) 2 2 A. 1号试管不必加入2毫升蒸馏水,而应该加入2毫升新鲜唾液
B. 2号试管不必加入2毫升新鲜唾液,而应该加入2毫升蒸馏水
C. 2号试管应该保持在37℃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
D. 1号试管应加入2毫升新鲜唾液,并保持在0℃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
9、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 B.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外部C.地震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D.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10. 某机器的能量流向图如图所示,据此推测该机器可能是( ▲ )A.汽油机 B.电风扇C.发电机 D.电热水器
( ▲ )
A B C D
A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 B.α粒子轰击原子实验说明原子中心有原子核
C.蚕豆发芽对比实验说明植物有向性 D.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12.左图是一张日历,据此判断这一天晚上的月相应该是( ▲ )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农历正月十五
13.下列实验方案中,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滴有酚酞的水,振荡 B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C 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痕迹检验复习试题有答案.doc
- 未成年人充值退款起诉书.docx VIP
- 2025年中国移动校园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定量CT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指南(2024).pdf
- 《网约车运营管理》教学课件4-5 潜在客户分析及客户忠诚度提升.ppt VIP
- 排水泵房安全检查表.docx
-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对策建议.docx VIP
- 农技指导油菜机械化播栽与收获技术.pdf
- 第15课+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20240416165039.pptx
- 仁爱八年级下册Unit6Topic3SectionC优质公开课.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