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敬业与乐业试卷.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学指导一:比正确朗读课文 自学指导二:比精彩回答问题 1、本文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2、作者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 3、针对这几个问题,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说说本文的论证结构。 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 即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自学指导:比精彩回答问题 1、 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的? 2、作者是怎样论证“敬业”的必要性的? 3、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4、能够说说这篇演说词有哪些语言特色吗? * *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官本位文化,人们奉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条,主张“学而优则仕”,鄙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以显亲扬名、出人头地为人生价值取向。因此有很强的针对性。 这是一篇演说词,可看作议论文体。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这篇演说词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结构特点。 3、确定本文的中心论点。 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准确,其他同学认真听,若有读错的地方,请及时纠正。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旁骛(???? )??? 惟其(??? ) 衔着(???? )??? 佝偻(?????? )( ) 骈进(???? )??? 亵渎(?????? )( ) 强聒不舍( ) 承蜩 ( ) wù wéi xián ɡōu lóu pián xiè dú qiǎnɡ ɡuō tiáo    亵渎:    骈进: 断章取义:  安居乐业:  心无旁骛: 强聒不舍:   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 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 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 硬要啰唆个不停。聒,喧扰。 轻慢,不尊重。 并进,一起前进。 言不及义: 敬业乐群: 不二法门: 主眼: 理至易明: 言行相顾: 征引: 说不上正经事上。 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对很融洽。 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主要的着眼处。 道理极容易明白。 言行一致。 引用。 提出 问题 (1) 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论点 分析 问题 (2-8) (写了三个方面) 解决 问题 (9) 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总 分 总 敬业与乐业 有业之必要 要敬业 要乐业 2-5 6-7 8 (二)应该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梁启超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正反对比等论证方法。 2、体会演说词的语言特色。 论述“有业”的必要 引用孔子的话,举两种人的事例(第2、3段)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人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之人 反面举例论证 举百丈禅师的故事(第4段) 正面举例论证 讲道理,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第5段) 正反(有业、无业)道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强调“有业”的必要性 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 作者在论述“敬业”的必要性时,是怎样论述的?运用了哪些论据?采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1)什么叫敬业? (2)为什么要敬业? (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6 7 引用 做 论据。 朱子的话 道理 列举 作 论据。 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 事实 (当大总统、当车夫) 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 论据。 列举 作 论据。 佝偻丈人承蜩、木匠、政治家、挑粪工、军人 事实 曾文正、庄子、孔子的名言 道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一: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二:在奋斗中感受快乐。 三:在竞争中体味快乐。  四:在投入中享受快乐。 论述“乐业”的重要性及论证方法 1、阐述人生苦乐缘由 正面说理论证 2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