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古代建筑史-李概要.pptx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国古代建筑史-李概要

第二节 塔幢 梵文stupa和巴利文 thupo的译音(窣堵坡和塔坡)简称塔,源于印度。 类型: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式塔(亭阁式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门塔等 木塔,砖塔,石塔,砖(石)木塔,铜塔,琉璃塔 木---砖木,元以后无木塔 平面:唐以前以方形为主(受楼阁平面形式影响),五代后,砖石塔的发展,产生了六角、八角、圆形平面,防风,防震,眺远的需要。 配置,位置,功能:单塔,双塔,三五成群塔林,前塔后寺,次要地位,独立存在。 宗教功能,人文世俗功能,登览,景观标志,导引,其他 1 第二节 塔幢 一、楼阁式塔 历史最久,数量最多,流传最广,塔的主流 1.佛宫寺释迦塔:山西应县,辽(1056)八角形平面,直径30.27米,高67.36米,内槽外槽,副阶周匝,九层(明五暗四),底层重檐。 结构特点;叉柱造,有侧角,双层柱类似框架,暗层内斜住,形成三角框。 立面处理:每面三开间,韵律,铁刹收尾,大而不笨,雄壮华美。 西安兴敬寺玄奘塔(669AD)墓塔 西安慈恩寺大雁塔(701-704),明代重修,方形七层,每边25米,高64米。方锥形收束,门楣石刻 2 第二节 塔幢 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北宋1055AD,八角形,11层,每边10米,84.2米高,是最高的塔,1884年部分外壁坍塌 苏州报恩寺塔,1131-1166, 九层,八角,无暗层,71.85米高,砖木混合。 福建泉州开元寺塔,东镇国塔48米,西仁寿塔44米,石建筑,八角形,五层楼阁,制度不经。 开封报国寺塔,琉璃塔,前身是开宝寺塔 八角形平面,十三层仿木,贴铁褐色琉璃,故名铁塔。55.66米高 内蒙巴林左旗,辽庆州白塔,七层 3 第二节 塔幢 楼阁式塔的特征: 1.每层间隔较高 2.有栏杆,门窗 3.保留了木构架,斗拱瓦笼等 4.可登临 密檐塔的特征: 1.第一层高大,上部为层层密檐,间距小 2.一层以上无门窗,或有假窗,小窗。 3.大多不能登临 4.首层集中装饰 4 第二节 塔幢 实例: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523年,十二边形砖塔,十五层檐,约40米高,底层直径10.6米,壁厚2.5米,空筒,有柔和收分,檐予处理,下部十二边形,上部八边形,壸(kun)门 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唐707,正方形平面,底部每边11.25米,原有15层,明1555年后13层 山西灵丘县觉山寺塔,辽1089,八角形,外壁回廊,塔心形,十三层密檐上下部的繁密来衬托中部平整的塔身。 北京天宁寺塔,十二世纪辽代,细部经明清重修,八角形平面,实心,十三层,57.8米,原位于辽南京城的西南 5 第二节 塔幢 单层塔特征: 平面为方形,六角,八角,三段式立面,砖石建造,多仿木构,体量不大 实例:济南神通寺四门塔,隋朝611年,石建筑,平面方形,每面宽7.38米,13米高,每面开拱门,塔心柱,山花蕉叶。 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唐766年,八角形平面,单层重檐,砖建筑,高9米,是最早的八角形塔的实例。 山西平顺县海会院明惠大师塔,唐877年,单层方形石塔,雕刻精美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祖师塔,北齐或隋朝。 6 第二节 塔幢 四、喇嘛塔 1.北京妙应寺白塔,元,1271年,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53米高,亚字形平面,直径20米左右,塔勒子,十三天(相轮),宝盖(天盖),小喇嘛塔,砖造,雄浑优美 2.山西五台山台怀镇塔院寺白塔,明1407年 3.北京北海永安寺白塔,清1669年,纤弱,眼光门。 4.承德普陀宗乘之妙的五塔门,五色琉璃 5北京居庸关过街塔,下有墩台及门洞,上有喇嘛塔,元1342年,云台上原有三座喇嘛塔,后已毁,券门上雕刻精美, 7 第二节 塔幢 六、经幢 石柱上刻经文,宣扬佛法,三部分组成,多层 1.山西五台县佛光寺乾符四年(877年)幢,高4.9米,幢身八角形,直径0.6米,陀罗尼经文,璎珞宝盖,装饰简单,形制雄伟、朴素 2.河北赵县陀罗尼经幢,北宋1039年,石造,15米高,幢身八角形,由基座、幢身、宝顶三部分组成。基座三部分。 8 第三节、石窟 来源:源于印度,原名支提雅,北魏至唐为兴盛期,宋以后逐渐衰弱 一、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453年,第20窟大佛像,第21窟室内设塔柱(五重塔,最早楼阁式木塔形象)吸收外来影响较多 二、洛阳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494年,洞窟1352处,唐窟占60%,奉先寺洞,30*35米,唐672年开凿,卢舍那像,高17.14米 三、甘肃敦煌石窟,鸣沙山东端,始凿于东晋353年,(或说前秦366年)壁画 四、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始建于北齐,第16窟(560年)前有三开间柱廊 9 五、桁或檩 檩数分配P190,挑檐桁不计入架 脊桁,上金桁,中金桁,下金桁,老檐桁,正心桁,(檐桁),挑檐桁,桁下另有枋及垫板。小式大木,檩垫枋 六、举折与举架 1.举折 P172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