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个阶段: Ⅰ 20世纪50年代 外交原则的确立及其走向成熟 Ⅱ 20世纪70年代 外交突破 Ⅲ 改革开放后 重大调整、日趋灵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总原则: 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阅读思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互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平等互利、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和 平 共 处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在世界上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推动会议达成关于印度支那和平协议。 材料:(万隆会议)会议发言中,大多数代表都谴责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但由于受到美国的挑拨,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团长诬蔑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还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团长也声称,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回答: 1、万隆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会议出现什么危机?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什么方针?这对会议起到什么作用? 同:共同的遭遇: 共同的任务和要求: 异: 3、“求同存异”中的“同”应如何理解? “异”指的是什么? “求同存异” 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帝国主义干扰破坏和与会国产生矛盾和分歧 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都面临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有维护和平的愿望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突破一:重返联合国(1971年第26届联大) “乔的笑” 乔 冠 华 因 何 而 笑 ? 东方红一号 我国第一颗氢弹 材料一: 材料二: “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绝非偶然,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非法剥夺了22年。然而,这22年又是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22年。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新华社《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东方红一号卫星 2、中国为什么可以重返联合国? 材料三: 美国孤立 中国政策破产 历届联大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票数增长示意图 突破二: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1959年 材料一: 在全面的太空竞赛中,苏联乌龟般缓慢而坚定的努力,至少在目前胜过了美国兔子般猛冲突进和延迟耽误。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讲话 材料二: 材料三: 1、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美苏争霸 苏攻美守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 材料四: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总统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并采取“台湾中立化政策”,既阻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杜鲁门同时宣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从而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 谬论。 牵制和对付 来自苏联的威胁 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材料五: 风雨如晦的 60年代外交 材料六: 改善中国 的国际地位 时 间 事 件 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角色模型制作综合规范.pdf VIP
- 汛期居民转移安置点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 VIP
- 最新BG201使用说明书20121024.pdf VIP
- 车辆维修定点服务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pdf
- 政府招聘人员协议书.docx VIP
- 2022电网生产调度系统检修工程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docx VIP
- 吸入用一氧化氮-药品临床应用解读.pptx VIP
- Unit 1 Helping at home Part A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df VIP
- GB21148-2020 足部防护 安全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