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安全规格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保 二00七年十二月 相关的安全规格(法律) 电气用品安全法·S 标记认证(日本) UL(美国) CSA(加拿大) VDE(德国) SEMKO(瑞典) DEMKO(丹麦) BSI(英国) CE 记号(欧洲) CCC(中国) 其他NEMKO、FIMKO、SEV 惠昌电子有限公司产品认证摘要 需要注意的问题(共同事项) 关系到安全方面的变更,若没有取得承认的话就不能进行(材料、形状(包含尺寸)、生产场所等)的变更,因此需要时间 在承认方面是制定有效期的 电气用品安全法·S 标记认证(日本) 平成13 年(2001 年)法律名称改为电气用品安全法,同时大幅度地进行了革新 从国家主导到民营主导 特定电气用品、特定以外的电气用品 规制对象:112 种特定电气用品、338 种特定以外的电气用品 义务:事业开始届义务、技术基准适合义务、检查义务、表示义务 罚则:改善命令、表示的禁止、回收等危险的防止命令、徒刑、罚款等 有效期限:对每种电气用品都制定 电气用品管理法 昭和36 年(1961 年)因劣质电气制品的上市而导致多发火灾、触电事例,丛中国民的财产、安全也受到了影响,所以为了保护国民的财产、安全而制定了电气用品管理法。 国家主导 甲种电气用品、乙种电气用品 电气用品安全法 ·平成13 年(2001 年)法律名称改为电气用品安全法,同时大幅度地进行了革新 ·从国家主导到民营主导 ·特定电气用品、特定以外的电气用品 ·规制对象:112 种特定电气用品、338 种特定以外的电气用品 ·义务:事业开始届义务、技术基准适合义务、检查义务、表示义务 ·罚则:改善命令、表示的禁止、回收等危险的防止命令、徒刑、罚款等 ·有效期限:对每种电气用品都制定 S 标记认证 随着1995 年电气用品管理法的改正而诞生 民营的第三者机关 和欧美各国同样随意 是电气用品安全法对象品种的场合适用技术基准 PSE标志??-??日本产品安全标志?? ????日本的DENTORL法(电器装置和材料控制法)规定,498种产品进入日本市场必须通过安全认证。其中,112种A类产品应取得菱行认证,340种B类产品应取得圆行认证 S 标记认证 关于S 标记品(第三者认证) 通过1995 年的电气用品管制法的改正而诞生了民营第三者机关的安全认证制度(第三者认证制度)。根据此认证制度来给予取得认证的制品做S(=Safety 安全)标记。此制度与欧美各国的安全认证同样被承认,根据电气用品安全法的规定,除开被指定品种以外的电气用品都能取得此认证。第三者机关代表的内容如下。 (财)电气安全环境研究所(略称JET) (财)日本品质保证机构(略称JQA) 因进行试验的机关不同,所以认证标记也不一样。例如,通过JET 试验的制品,会授予横的S 标记或授予S 下面标有JET 字样的标记。 在本社的制品中,没有取得第三者认证的制品。 从2001年4月1日起??“电气产品控制法(DENTORL)”??正式更名?“电气产品安全法(DENAN)”??,??有别于以往的法规体系的协定性规定的控制,新的体系将由非官方的机构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A类:指定的电气设备和材料产品? 电气用品管制法 电气用品安全法 电气用品管制法把电气制品分为: 不作為规制對象的 和作為规制對象的(电气用品) 2 种。为了確保国民的人身安全,而要遵守劣质电气制品不流向市场的义务,所以在设计、制造时作成?技術基准?,并由制造者担当遵守劣质电气制品不流向市场的?技术基准适合义务?。 另外,把电气用品分成: 认为比較有可能会发生潛在危險性的?甲種电气用品?(▽中+〒標记的表示)和 除此以外的?乙種电气用品?(無表示) 2 类。关于?甲种电气用品?,注册到通产省(经济产业省)的制造事业者和指定检查机关,是以进行型式的试验方式在确认安全性的基础上而进行规定的。也就是说,是由政府?强制认证?规定的。关于?乙种电气用品?,在制造前向通产省(经济产业省)提出申报的同时,还要制造者自已担任着安全性的确认。 虽然电气用品管制法是按照上记内容为了对应因急据增加的电气用品等引起的火灾而制定的,但是,从制定以来,因有以下通過材料?生産技術的飛躍发展等,作为因电气用品的設計?制作上有问题而导致发生事故的事例減少了的结果,現行規定必须由事業者承担以上的成本。 没有调整国际的规定而导致贸易发生障害,阻碍了民营交易的进步发展的指摘等,所以重新进行了规定。?电气用品管制法?是從平成13 年(2001年)4 月1 日开始連同法律的名稱一起更改为?电气用品安全法?的,此次实行的是大幅度地修改。 电气用品安全法 电气用品安全法(电安法)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