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与观赏动物-朱鹮资料.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珍稀与观赏动物-朱鹮资料

一、朱鹮简介 二、外形特征 三、生活习性 四、种群现状 五、种群保护 六、参考资料 目录 一、朱鹮简介 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古称朱鹭、红朱鹭,别称亚洲朱鹮、日本朱鹮,系东亚特有种,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朱鹮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鹳形目、鹮科、朱鹮属。 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大多邻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 二、外形特征 朱鹮非繁殖期通体白色,头、羽冠、背和两翅及尾缀有粉红色。翅下和尾下亦缀有粉红色,飞翔时极明显可见。最外侧飞羽几全暗褐色,仅基部的内外缘以及羽干白色。繁殖期头、上背和颈缀有灰色,两翅粉红色较浅淡 成鸟全身羽色以白色为基调,但上下体的羽干以及飞羽略沾淡淡的粉红色,尤以初级飞羽的粉红色较浓。 头颈部的羽毛特化伸长形成下垂的冠羽,整个面部,包括额部、眼周、眼睑和下嘴基部裸露无羽毛,且呈鲜艳的红色。 幼鸟两颊被有绒羽,其余脸部裸露无羽,橙黄色。 三、生活习性 朱鹮性较孤僻而沉静,一般活动时不鸣叫。常单独或成对或呈小群活动,极少与别的鸟合群。行动时步履迟缓,飞行时两翅鼓动亦较慢。白天活动觅食,晚上栖于高大树上。 朱鹮主要以小鱼、泥鳅、蛙、蟹、虾、蜗牛、蟋蟀、蚯蚓、甲虫、半翅目昆虫、甲壳类以及其他昆虫和昆虫幼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觅食活动在白天。通常在水边浅水处或水稻田中觅食。 原来在俄罗斯东部、朝鲜、日本北方和中国北方繁殖的种群,秋季多要迁到日本南部和中国黄河以南至长江下游、福建、台湾和海南岛越冬,也有部分留在朝鲜越冬。 而在中国和日本南部繁殖的种群,通常不迁徙,为留鸟。分布于中国陕西洋县的种群亦不迁徙,繁殖期后向四周游荡。 朱鹮的繁殖期3-5月。营巢于较少干扰的山地森林中,巢置于水域附近高大树的枝杈上。 每窝产卵2-5枚,卵为卵圆形,蓝灰色、具褐色斑点,4月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孵化期28-30天。 其雏鸟为晚成性,性成熟年龄在三岁左右。 四、现状及保护 图为朱鹮的分布图,其中黄点为朱鹮的分布地区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我国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市洋县秦岭南麓仅有7只野生种群。 自1981年中国科学家在陕西汉中市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种群以来,至2014年,中国朱鹮种群数量增至2000多只,其中野外种群数量突破1500多只,朱鹮的分布地域已经从陕西扩大到河南、浙江等地。 五、种群保护 朱鹮濒危的原因: 朱鹮受到生存环境恶化、天敌威胁和自身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而濒危。 由于适合朱鹮筑巢的高大乔木遭砍伐,以及适合朱鹮觅食的水田大面积改造为旱田,该物种的生存空间不断收缩,另外越来越广泛使用的农药也威胁了它们的安全。 朱鹮种群高度密集,至今只有一个野外种群,一旦爆发疫情很容易造成种群灭绝,另外自身繁殖能力低下与抵御天敌的能力较弱也是造成该物种濒危的重要原因。 朱鹮与日本: 朱鹮栖息地被大面积破坏,使日本的朱鹮濒临绝灭的困境。1967年,日本在新易县佐渡岛建立了日本朱鹮保护中心。当到1979年,日本全境只剩下8只朱鹮,1981年,又有2只朱鹮死去。为了使朱鹮摆脱濒临灭绝的境地,日本政府决定把6只野生朱鹮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1982年8月,佐渡岛保护中心有5 只朱鹮,到1985年只剩下3只。 1981年,陕西省发现了7只朱鹮,中日两国开始协商保护事宜。同年,同样偶然的是日本佐渡残存的5只朱鹮全部被捕获。85年从中国借来了花花等3只朱鹮,但是这次“国际婚姻”失败了,到95年时只剩下了阿金1只,让日本产朱鹮延续子孙的梦想一度濒临破灭。阿金在2003年也离去了。 1998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向日本赠送一对朱鹮后,2000年10月访日的朱镕基总理又将美美(雌)“借”给了日本。自美美到佐渡后,先后孵化幼鸟70只,更有65只幼鸟顺利出飞,为日本的朱鹮种群复壮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美美于2015年9月29日在佐渡朱鹮保护中心因出血性休克死亡,美美的离开,让许多人深受打击。 目前,日本的朱鹮总数已达数百只。 朱鹮与中国: 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在陕西省发现七只朱鹮,其中四只成鹮、三只幼鹮。国家立即开展了拯救保护行动,先后在陕西省洋县成立了朱鹮保护观察站,并设立了专门自然保护区和繁育基地,开展野外保护和人工繁育。 从1993年至2003年,在中国陕西、北京等地共建立了十三个朱鹮保护地。 至2014年,中国朱鹮种群数量增至2000多只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