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流层中的臭氧反应.ppt
积存在对流层的大量CFCs,会随着大气运动进入对流层。对流层的最上部是「对流层顶」(Tropopause),对流层顶的高度各地并不相同,会因季节和纬度而异,以在赤道附近最高,约达18公里;在高纬度而异,以在赤道附近最高,约达18公里;在高纬度的两极,则只有约8公里,而且夏季比冬季时略高。由于各地对流层高度不同,在纬度30度左右的副热带地区,会产生不连续的现象,「对流层顶缺口」。在这个缺口处,上下层空气混合非常强烈,CFCs等物质便因而趁隙进入平流层。 而这个被释出的氯,又可以再与臭氧反应,因此氯一方面能够不断消耗臭氧,另一方面却又能在反应中再生。 但过去有些研究认为CFCs对臭氧的破坏有限,那是因为氯和ClO也会和大气中的其它成分作用,而生成不会破坏臭氧的化合物。其中氯会与甲烷(CH4)作用生成氢氯酸(HCl),ClO则会与二氧化氮(NO2)作用,生成硝酸氯(ClONO2)。HCl和ClONO2被称为「氯贮存物质」(chlorine reservoirs),因为它们本身不会与臭氧反应,但在某些状况下却可以释出能破坏臭氧的氯。 紫外线增加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危害,以皮肤癌最为人熟知,而且为害最广。皮肤癌的罹患率与人种和纬度有关,例如同为10万人口的地区,美国德州就有100人以上罹患皮肤癌,瑞典为5~20人,而日本只有5人以下。换言之,一般以白种人的罹患率最高,居住地区则愈近赤道罹患率愈高。根据联合国相关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大气总臭氧量若减少10%,皮肤癌的罹患率将增加26%,且每年全世界将新增加30万名以上的皮肤癌患者。 紫外线破坏地球生态 由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海洋生物学家裴泽林(Barbara Prezelin),以及地理学家史密斯(Raymond Smith)所率领的一组研究人员,曾以6星期的时间,在南极半岛外的百令豪生海(Bellingshausen Sea)进行追踪调查,以评估臭氧洞对该海域生态的影响。 他们发现,由于臭氧洞有季节性消长的现象,因此穿透大气照射到海面的UV-B,也会随之而有强弱变化。影响所及,在臭氧洞涵盖范围之内海域生活的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光合作用速率将降低约6~12%。由于浮游植物生长趋缓,将造成食物链中断的危机。此外,光合速率降低亦表示二气化碳吸收量会减少,使地球温室效应恶化。 美国马里兰大学曾经针对200种农作物进行研究,在温室内观察紫外线照射的影响,结果发现约有三分之二的种类,会有生长迟缓的反应。同时,该校的科学家也曾在大豆田中安装紫外线灯,以连续6年的时间追踪观察,结果发现UV-B会使大豆的成长迟滞,因而减少收获量。其它研究机构的实验也证实,西红柿、玉米、莴苣、豌豆、棉花等作物,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都会产生类似生长迟缓的现象。 由于紫外线会改变植物体内的化学变化,因此不仅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影响,与植物关系密切的昆虫和草食动物都将遭到波及。甚至森林中枯枝枯叶形成的腐殖质,成分都会有所改变。臭氧洞如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势将危及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 * 认识臭氧层危机 ????????????????????? 虽然臭氧洞出现得地方是在遥远的南极,但其实世界各地大气中的臭氧都已日渐稀薄。从皮肤癌到汽车冷媒,臭氧洞不再只是科学家的研究对象,或是报纸上的新闻事件,而是与每个人都有切身关系的环保课题! 引言: 一、大气臭氧量少作用大 1.大气的组成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周围。环绕着一层大气。 这层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约占99% 以上。此外,还有少量的氩、二氧化碳、 水汽和臭氧(O3)等等。 虽然大气中二氧化碳、 水汽和臭氧含量很少, 但对整个地球气候的变化却影响很大。 2.大气的分层 包围地球的大气,其特性会随高度不同而有许多变化, 科学家便依照气温梯度,来划分大气的垂直结构。 最接近地表的是「对流层」,其次为「平流层」、 「中气层」和「热气层」。热气层是大气的最外圈, 大气愈向外愈稀薄,并没有一条明显的界限。 由于大气是受地球重力吸引而环绕在地球四周, 因此离地表越近,空气密度越高,大约90%的空气都聚集在离 地表30公里的范围之内;到了离地100公里处, 大气密度已不及海平面的百万分之一, 故若与地球半径约6370公里相比,大气的确只有薄薄一层而已。 3.臭氧层及其作用 平流层的位置大约在离地10~50公里处,但大气中的臭氧绝大 部分都集中在离地面大约25~30公里的上平流层中,称为 「臭氧层」。名虽为一层,但实际上臭氧分布各地并不均匀, 而且大气中臭氧的总含量非常少,尚不到1ppm。这极薄的一层 臭氧,对于地球上的生命非常常重要,因为臭氧能吸收阳光中的 紫外线,将这些波长很短,而且有致命危险的辐射线, 转换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