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VIP

2017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 ———————————————————————————————————— 三、名句填空 (1)云中谁寄锦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越王勾践破吴归,________________。宫女如花满春殿,________________。 一、作家剪影 (1)阮籍,字________,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建安作家阮瑀之子。有《咏怀诗》八十余首传世,感慨很深,格调高浑,使他成为正始时代最重要的诗人。 (3)李白(701~762),字________,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幼年迁居四川绵川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是继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世人又称他为“________”。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斐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5)黄遵宪(1848~1905),字________,别号人境庐主人,还署过“东海公”“拜鹃人”“公之它”“布袋和尚”“观日道人”“岭东故将军”“法时尚任斋主人”“水苍雁红馆主人”等名号,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1877年,清廷任命何如璋为首任出使日本大臣。他知道黄遵宪有“时务”之才,便任其为参赞。黄遵宪认为国门已被冲开,外国侵略势力直趋中国腹地,“非留心外交,恐难安内”,毅然放弃举业,随何如璋东渡日本,开始了他长达十数年,足迹遍日、美、英、新加坡等国的外交官生涯。 二、资料存盘 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八十二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 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这是阮籍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中的第一首。 2.《杂诗十二首》(其二) 《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陶渊明50岁时所写,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这时离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写下了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诸多名句。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 3.《越中览古》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4.《一剪梅》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 5.《今别离》(其一) 黄遵宪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吾口”,黄遵宪《杂感》诗,以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是中国诗歌白话革命的先声,预示了诗歌意象更新与创造发展的时代方向。他宦游海外的创作,明显地反映了欧洲近代科学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与日常生活的影响。 三、意旨探微 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此诗列八十二首《咏怀》诗的第一篇,如同序诗。 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诗人用象征的手法,通过他夜中难寐、徘徊户外的一系列举动和眼前所见所闻,抒发了一种既难以名状又难以排遣的深沉愁绪。 2.《杂诗十二首》(其二)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全诗写一个不眠的秋夜,用环境的清冷衬托出自己心情的孤独,又以时光的流逝引出有志未骋的悲凄,是陶渊明咏怀诗中的代表作。抒发了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悲哀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3.《越中览古》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吴越争霸事件而写下的,流露出了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慨叹。 4.《一剪梅》 这首词写的是闺情。上阕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