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甘醇市场需求及应用
轻化委谭国林
一、概况
泊,易溶于水、醇、丙酮、乙醚、乙二醇等其它极性溶剂,化学性质与乙二醇相似。主要可用作各种用途的溶剂、
天然气脱水干燥剂、芳烃分离萃取剂、纺织品润滑剂、软化剂、整理剂,以及硝酸纤维素、树脂、油脂和印刷油
墨等溶剂,也用作刹车液、压缩机润滑油中的防冻剂组份,还可用于配制清洗剂,并在油墨等其它日用化学品
中作分散性溶剂。
二甘醇分子结构中含有醚键和羟基两种官能团,使它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因此,以二甘醇
为原料,可制取醚、酸、酯、胺、等多种化工产品,其主要产品有吗啉及其衍生物,l,4一二恶烷(1,4一二氧环
己烯),二甘醇单(双)醚,二甘醇酯类(饱和酯和不饱和酯)等,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塑料、纺织、涂
料、粘合剂、制药等行业,用途十分广泛。
二、二甘醇的生产来源
二甘醇主要来自于环氧乙烷(EO)水合生产乙二醇(EG)的副产物,在副产物中二乙二醇(二甘醇)含量
约占8—9%、三乙二醇(三甘醇)占~l%、其余为更高分子量的聚乙二醇,而副产物生成量随着环氧乙烷和水的
配比的变化而变化。近年来,随着国内大型乙二醇生产装置的相继建成投产,目前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已高
达104~105万吨,年,那么二甘醇的产量增长就很快,估计约可达lO万吨/年左右。随着即将建成投产的南海
石化的32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和上海石化的38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将建成,特别其中仅上海石化的乙二醇
总生产能力将可达近60万吨/年,届时全国和上海地区的二甘醇产量将会进一步增长。因此,开发二甘醇的
下游产品,做好二甘醇的综合利用,是极具有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的项目。
三、二甘醇衍生下游产品的应用
以二甘醇与相应的醇或卤代烷为原料,可制得二甘醇单(双)甲醚、二甘醇单(双)丁醚,广泛用作油墨、油
漆、树脂、涂料及染料等的溶剂,也用作有机合成的溶剂及汽车燃料的防冻添加剂。
二甘醇与氨反应,可合成吗啉,用于制造橡胶硫化助剂、纺织助剂、医药、农药及其他精细化工品。
二甘醇与甲胺反应可生产N一甲基吗啉,用作聚氨酯塑料发泡剂、有机溶剂,也作某些合成医药的催化剂。
由二甘醇和脂肪酸可生产脂肪酸二甘醇增塑剂,作为聚氯乙烯增塑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耐寒性,可
进化工厂和哈尔滨动力化工厂都分别建有C广C。脂肪酸二甘醇酸酯及c广c,脂肪酸二甘醇生产装置。
于PVC制品、PVC人造革、PVC地板的生产。
谭国林/原上海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一108—
二甘醇在质子酸或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作用下可合成1,4一二恶烷。该产品为优良的溶剂、反应介
质及萃取溶剂,用于医药、农药的提取、石油产品脱蜡以及纺织、涂料、合成树脂等的生产,也用作低毒含氯溶
剂l,l,l一三氯乙烷的稳定剂,以及用于代替聚氨酯合成革历来使用的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等价格昂贵
的溶剂。
此外,以二甘醇和丙烯醇为原料合成的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可作生产透镜的原料;由二甘醇和甲基丙
烯酸合成的二甘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则广泛用于制造压敏胶粘剂和光固化涂料的交联剂;二甘醇还用来制取
聚酯多元醇,用作聚氨酯树脂的生产原料;二甘醇还用于生产不饱和树脂、二甘醇胺、三甘醇等重要产品。
1.吗啉或N一甲基吗啉产品
吗啉(1,4一氧氮杂环己烷)是工业用重要环胺之一,由于具有氮氧杂环的特点,吗啉在化工生产上占重
要的位置,是许多精细化工产品用途广泛的重要有机原料及化学中间体,可用于橡胶加工工业生产的橡胶助
剂、增白剂等染织助剂;医药工业方面用于生产病毒灵、布洛芬、咳必定等多种重要药物。也被用作塑料助剂、
防锈剂、表面活性剂、清罐剂、配制缓蚀剂、光学抛光剂、增亮剂、聚氨酸发泡剂、水处理剂、防腐剂等。另外,吗
啉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
据《中国化工报》报道,目前国外吗啉消费结构为:用于生产橡胶助剂占5%,生产缓蚀剂占20%,生产光
学抛光剂助剂占20%,用于生产其他吗啉衍生物及出口占10%。国内当前吗啉消费睛况与国外略有不同,用
10%,其他应用为200吨,占5%。
吗啉的生产,目前主要采取以二甘醇和氨为原料。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同时完成氨解和脱水反应,制
得的粗吗啉经精馏制得纯度99.5%(重量)的精吗啉。根据操作压力不同,该技术分为高压液相法、低压气相
接触法和常压气相法三种合成工艺。自1980年美国空气制品及化学品公司开发成功低压新技术以来,当前
已有数家公司拥有万吨级吗啉生产装置。并且日本等国也在竞相发展,但吗啉价格仍居高不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