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赠别诗课堂设计.docVIP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赠别诗课堂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赠别诗课堂设计.doc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赠别诗课堂设计 ???????????????????????????????????????????? (一)知识目标 1、复习送别类诗歌鉴赏题,牢记送别诗中常见主题和意象; 2、明确送别诗常用的抒情手法,并能结合诗句分析此类诗歌抒发的具体的感情。 (二)能力目标 : 1、体会赠别诗的鉴赏方法; 2、总结赠别诗的常见艺术手法、答题模式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1、体会赠别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2、总结赠别诗的常见艺术手法、答题模式 四、教学难点:能结合诗句分析此类诗歌抒发的具体的感情。 五、教学方法:讲授 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不发达,人们“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人们抒写了大量的这类诗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味这千古之“伤”—— 二.探究研讨 赠友送别诗,顾名思义是指主客之间由于分别而互相赠别酬答的诗作。较简单,是高考诗词鉴赏常涉及的题材。这类诗的一般写法是: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渊永为佳。 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掌握呢? (一)鉴赏角度探究 师:现在,我们来欣赏几首经典赠别诗,而后完成练习,体味其中所抒发的情感并思考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这种情感的。(课件出示诗歌及习题) 例一:????????????????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题:临别依依,要说的很多,但只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说说“一杯酒”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学生讨论 师生共同明确,解析:依依惜别之情;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对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劝君”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延宕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例二:????????????????? 赠别(其一)杜 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问题:(1)离别时明明多情,偏偏从“无情”着笔,且加一“总”字加强了语气,说说“无情”当怎样理解?(2分)( 2)蜡烛本是有烛芯的,且燃烧时有烛泪,说说这些特点是怎样与本诗情感结合起来的。(4分) 解析①因感情太深,使诗人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好像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②物之所以有情,是因为诗人情感的投射。蜡烛有芯,但在诗人眼里,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蜡烛有泪,但在诗人眼中,那是为男女主人离别而流的伤心之泪。 谢 亭 送 别 ??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本指在劳劳亭(著名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问题:⑴“红叶青山”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谈你的理解。⑵根据末联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解析:①“红叶青山”景色艳丽,这是借美好的春色来反衬别离之悲,从而使离别愈见其悲。(点明反衬手法1分,阐述2分)②末联景色凄暗迷茫(1分),表达了作者萧瑟凄清的情怀(2分)。 【小结】 赠别诗的鉴赏方法:领会点睛之句,注意所托之物,体会景物特点 (二)内容主题探究 师:再读下面几首赠别诗,先写出每首赠别诗所表达的情感,然后试总结赠别诗的常见主题: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①孤蓬:飞蓬,枯后根易折,随风飞转,诗里借喻远行的朋友。②班马:离群之马。) 问题:(1)第三联既有景又有情,其中的情景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2)诗中流露出诗人什么样情感? 解析: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夕阳徐徐落下,似乎不忍与大地分离,隐喻诗人对朋友难舍之情。而在这红日夕照的背景下送别,又特别另人感到难舍难分。全诗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别 董 大(其一)?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