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发现与探索[六年级].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 师 备 课 本 姓名: 李 玲 华 学科: 发 现 与 探 索 年级: 六 年级 下 册 日期:2013 年 2月 24 日 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 1、连通器 1 2 2、走进三维空间 1 3 3、有趣的离心现象 1 4 4、生活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 1 5 5、不敲自鸣 1 6 6、有趣的回声 1 7 7、失重现象 1 8 8、统计规律 1 9 9、远离香烟 1 10 10、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1 11 11、你算的数字有多大 1 12 12、用平面图形做成球体 1 13 13、地震 1 14 14、希望发明法 1 15 16 17 18 19 20—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连通器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观察研究连通器内水面保持同一高度的现象,了解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重点 了解连通器的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 教学准备 连通器实验器材、壶等。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实验一、认识连通器 1、先注入一些水,观察水面一样高吗? 2、把玻璃管抬高或降低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二、连通器的原理: 向A容器里注水,当水停止流动观察水面现象,打开连通器D看到什么现象? 讨论连通器的原理。 实验三:实验设计:立体交通,运用连通器原理设计。 探索延伸: 房屋装修用水管测量原理。 教学效果: 同学们了解了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效果良好。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2、走进三维空间 教学目标 用长方形纸盒进行三维空间的研究,了解三维空间的知识,初步训练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什么是三维空间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教学准备 牙膏盒、魔方、纸盒等。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1、观察与实验:观察长方体的六个面,你能看到几个面? 2、空间想象训练,魔方有几个小正方体?1面2面3面涂色的 小正方体有几块? 3、练一练空间想象, 见书7页的练习 4、填数字 探索发现 探索延伸 教学效果: 通过用长方形纸盒进行三维空间的研究,了解三维空间的知识,初步训练空间想象能力。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3、有趣的离心现象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了解研究离心现象。 教学重点 认识了解什么是离心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讨论 教学准备 几个玻璃球、塑料盒、勺、小水碗、塑料瓶、塑料圆片、胶带等。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实验一:飞球走壁, 把一个玻璃球放在塑料盆里晃动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实验二;旋转的水 说明实验方法,并思考:为什么碗中的水会向外运动? 实验三:制作一台简易“离心仪” 说明实验程序,并观察硬币都停到瓶子的什么地方了?说说其中的道理。 探索发现: 探索延伸;生活中洗衣机、甩干机利用了什么道理? 教学效果: 通过实验、讨论、交流同学们认识了什么是离心现象。及生活中的应用。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4、生活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 教学目标 通过酸碱性测试认识生活中常见液体的酸性和碱性。并注意实验中的安全。 教学重点 认识酸性和碱性。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讨论 教学准备 ph试纸、吸管、醋、橘汁、牛奶、汽水、肥皂水、洗发水等。 教学过程: 实验一:ph试纸的使用, 1、教师先演示,再让学生试验一下使用方法。 2、思考:白醋嗜酸性还是碱性物质? 实验二:认识生活中常见液体的酸碱性。 1、先在玻璃上放一张PH试纸 2、用一支吸管吸少量液体滴到试纸上。 3、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到被测液体的酸碱性。 4、重复上面的各项操作。 5、将测定的结果填写在表中。 思考讨论,探索发现。探索延伸。 教学效果: 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物质的酸碱性,学会了用试纸测定液体的酸碱性。对正确使用生活中的物品有帮助。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5、不敲自鸣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研究声音共鸣现象及应用。 知道了什么是共鸣现象。 教学重点 认识什么是共鸣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讨论 教学准备 音叉、收音机、空盒子、玻璃杯、筷子、带共鸣箱的乐器等。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实验一:观察共鸣现象,摆好俩个音叉,敲击第一个音叉,听第二个音叉是否 声? 实验二:观察共鸣现象,打开收音机播放歌曲放在地上听一听,再放在空盒子 听一听。比较一下声音有变化吗? 实验三:共鸣箱,把茶杯紧贴耳朵细听声音,听到了些什么声音? 探索发现: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共鸣现象? 探索延伸: 将两个玻璃杯都装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